浙江省|郭进拴|壮美贡嘎山( 二 )



四川贡嘎山风景以下 , 山谷和山坡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 。 森林中植物种类繁多 , 有珍稀植物40余种 。 同时 , 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 在这里生活着400余种高山动物和森林动物 。 山中活动性断裂带上还分布有多处温泉 , 并建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 。
贡嘎山峰的高峻 , 远非内地一般名山可比 。 登临其上后 , 放眼望去 , 万里银白的雪域匍匐在山下 , 辽阔的视野和由山体的高度而产生的登山成就感绝对值得一攀 。 由于其海拔非一般山峰可比 , 因此要求登山者作足充分准备 , 以免因劳累和寒冷导致半途而废 。 登山者多从西北山脊路线登顶 , 这也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 。
贡嘎山山体为浅绿色花岗闪长石 。 常年冰雪覆盖的主峰峰顶近似平

观贡嘎的最佳地点 -牛背山台 , 面积约70平方米 。 由于横断山脉及贡嘎山系山体的南北走向 , 南来的潮湿气流可沿山谷长驱北上 , 主峰一带气候湿润而多变 , 这是造成贡嘎山攀登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 同时贡嘎山一带是世界上海洋性冰川最早发育地区之一 , 在长期冰川作用下 , 贡嘎山发育为金字塔状大角峰 , 冰雪崩极其频繁 , 其周围绕以峭壁 , 狭窄的山脊犹如倾斜的刀刃 , 坡壁陡峭 , 岩石裸露 , 坡度多

贡嘎神山大于70度 , 而且其高度落差极大 , 方圆20公里就有6000多米的海拔差距 , 故其难度体现在天气的多变和路线的陡峭 。 贡嘎山还是世界上相对高差最大的山 , 达6200米(从山脚到山顶最高的山) 。
正在我们为如此优美壮丽的高原风光惊叹之时 , 观光车停下了 , 我们到达了观音峰下的天药水坪 , 是燕子沟朝圣之路开始的地方 , 海拔2588米 , 燕子沟的大门就耸立于此 , 原来我们才正式进入景区 。 一下车 , 我便深吸了一口气 , 直达脾肺 , 那空气实在太干净了 , 足可将心中的污垢一洗而空 。 远处逶迤连绵的山峰 , 岩壑峥嵘 , 突兀的雪山峰顶因太阳光的辉映形成灿烂的光影;近处的湿地森林绿意浓浓 , 山涧溪流淙淙 , 溪边石头上的苔藓色彩斑斓 。 我内心不禁掠过一阵惊悸 , 人只有亲近自然才能发现自然之美 , 正如歌德所言:自然永远是美的 。




观光车一直走走停停 , 到一个景点就下车游览 , 一次次让人感到心灵的愉悦和灵魂的震撼 。 我们慢慢向更高的海拔驶去 , 最好的景物永远在前面 , 愈进愈曲 , 愈曲愈险 , 愈险愈美 。 但见群峰挺拔而象形 , 巨石突兀而有灵 , 刺破青天的雪峰更加壮观 , 惊艳的红石滩跃然眼中 , 怎不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惊叹!我想 , 这些喜爱舞文弄笔有些内敛的文人 , 人人一路上可能都在极尽所能 , 从大脑中搜索最美的辞藻来表达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 , 此时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激情的涌动 , 尖叫声此起彼伏 ,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太令人震撼了 , 一生中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 死了都值得!如此直白的表达引来阵阵欢笑 。 此刻这便是最经典的表达了 , 在如此雄奇瑰丽的自然面前 , 人类再美丽的辞藻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 无论多么价值连城的有关大自然的艺术品 , 此时都是赝品 , 最好的艺术品就是大自然本身 , 它以自身壮丽的词藻、雄健的气势、奇异的意象、浑朴的意境创作了一篇篇动人心魄的辉煌诗章和画卷 。

溪流从雪山上滚滚而下 , 堆积在河旁的红石 , 就像有人故意泼上了红色的涂料似的 , 变成一种流动的红 , 令人叹为观止 。 对于红石 , 我早就有一种向往 。 我曾看过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 , 探究“红石究竟是什么”的一期节目 。 在电视里看到的红石就像燃烧的血一样的鲜艳 , 此时的红石有些淡 , 也不像电视里的那样成垒 , 其中混杂了一些本色的石头 , 但仍然不失红石辉映眩目雪峰的灵性 。 导游说 , 这是由于去年的一次大的泥石流造成的 , 但一两年后就会长出来 , 长得更多、更红 。
听说红石上的红色是丝状橘色藻类苔藓 , 它只生长在裸露的原生岩上 , 贡嘎山冰川带来的潮湿多雾又是它大规模生长的必要条件 。 并且只有在这样空气质量很好的情况下 , 这种苔藓才能够生存 , 据说曾经有研究院的科学家将这种石头带出去研究 , 结果刚下飞机 , 发现石头上的红色退了 , 因为离开它生长的'特殊环境 , 导致石头上的苔藓无法生存 , 可见 , 红石是大自然赠送给贡嘎山燕子沟最珍稀的物种之一 。




看呀 , 热爱大自然对人的灵魂大有裨益 , 每种生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 , 都会向我们提出数不清的、妙趣横生的问题 , 这令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诗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