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英和杜国娟这对姑嫂以前关系很融洽 , 杜国娟也曾参与哥嫂家养羊 , 她在老房子外面还盖了两间偏房 , 所以拆迁安置房的确有杜国娟一套 , 可问题在于 , 杜国娟手里一套不满足 , 还想把李翠英及其儿女的安置房也争抢过来 。
【儿媳外出打工期间,老家房子面临征收,公公4万元偷卖给自己女儿】正因为双方闹的不可开交 , 如今两人都没有拿到安置房 , 杜国娟以女儿名义把李翠英一家告了 , 李翠英也不甘示弱 , 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家权益 。
问题来了 , 房子到底是谁的?从法律上讲 , 应该属于李翠英一家人的 。
房子归属到底属于谁 , 一切都应该以房产证上登记的姓名为准 , 而房屋扩建审批表上明确登记 , 房子在李翠英及其丈夫公公和儿女名下 , 所以说老房子属于5个人所有 。
如今李翠英的丈夫和公公都已经不在了 , 她和儿女自然而然就顺承为老房子的法定继承人 , 杜国娟名字不在其中 , 当然没有份儿 。
虽然杜国娟当初为了和哥嫂一起养羊 , 在老房子外面建了两间偏房 , 但偏房和老房子毫无关系 , 也不属于老房子改扩建的范围 , 不能因为离的近就把老房子也囊括进来 , 何况杜国娟已经从偏房这里得到了一处安置房?
在杜国娟看来 , 嫂子嫁进杜家时老房子已经存在 , 而且房产证上只有杜支良一个人名字 , 父亲当然有资格卖房 , 她的认知是错误的 。
啥叫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规定 , 婚姻存续期间夫妻获得的财产就是共同财产 , 显然老房子改扩建后 , 李翠英和儿女已经取得了房屋的份额 , 失去法律效力的反而是杜国娟手中的老房产证 。
除了法律问题 , 还有道德问题 , 要说杜国娟没有为拆迁一事考虑过 , 谁又相信?
李翠英和杜国娟之前的关系很融洽 , 这一点连杜国娟自己都承认 , 姑嫂为了老房子反目成仇 , 主要责任在杜国娟身上 。
杜国娟给出的理由是 , 父亲杜支良生病后 , 看到儿媳没有尽心照顾自己 , 感到心凉才把房子卖掉 , 这个理由我表示存疑 , 因为李翠娟需要养两个孩子 , 迫不得已才进城打工 , 和李翠英在一起生活了近30年的公公怎能不理解儿媳的处境?
李翠英在超市每月只能挣2000多元 , 还要邮寄一部分赡养费给公婆 , 就连当初杜永能的赔偿金也留给了公婆 , 说李翠英不管公婆的态度更说不过去 。
从一个细节上就可以看出问题 , 那就是杜国娟是以小女儿周洁银的名义买的房子 , 因为她嫁到了外村 , 而小女儿户口在本村 , 她如此费周折也要得到老房子 , 真的全是杜支良的主意?难道没有她在父亲耳边吹风的因素?
老房子是4年前卖的 , 偏偏拆迁启动也是4年前开始的 , 时间为何如此巧合?相信旁观者心里都有答案 。
因为一所房子 , 姑嫂反目成仇 , 这样的结局让人嘘唏 , 不得不劝善良的人 , 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 在利益面前 , 很多亲情也靠不住 。
杜国娟和嫂子关系好的前提是哥哥还在 , 那时她根本没有机会得到房子 , 和嫂子也没有利益冲突 , 当然关系融洽 。
可哥哥与父亲都不在之后 , 嫂子身边只剩了不谙世事的儿女时 , 小姑子再也不是当初的小姑子了 , 毕竟以4万元得到一所老房子 , 有可能换来两套价值远超4万元的安置房 , 杜国娟没有禁得住诱惑 。
当她以嫂子不孝的名义将嫂子房子争夺过来后 , 她何尝想过李翠英曾经为这个家做了30多年贡献?又何曾想过侄女侄女也是自己的亲人?
李翠英也是大意 , 她根本就没去想有关房子的问题 , 或许在她的脑海里 , 这根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 几十年的亲情说翻脸就翻脸 , 已然超出她的预料 。
或许李翠英的确存在疏忽公公的情况 , 如果当初她和公公好好沟通 , 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 不过疏于沟通不是小姑子抢房子的理由 , 毕竟漠视亲情的人不是李翠英 。
结语:
下一步 , 姑嫂二人将就房子的归属问题走法律程序 , 在法律层面上 , 李翠英无疑是更占优势的一方 , 有些问题杜国娟就没搞明白 。
李翠英去当地相关单位咨询了此事 , 工作人员明确告诉她 , 只看正规的手续 , 啥是正规手续?当然是李翠英手中当初那张改扩建审批表 , 上面登记的名字就是户主 。
杜国娟手中的房产证虽然也是正规的 , 但有了新的改扩建审批表后 , 老证就自动失去效力了 。
推荐阅读
- 3岁孙女无故“喊疼”,奶奶掀开孩子衣服后,一气之下含泪报警
- 父母重男轻女,偷女儿房产证过户给儿子,扬言敢要回去就断绝关系
- 凤凰男妈的自责:“儿子连续1周只睡6小时,我却借了亲戚3万”
- 妻子动手术丈夫旁观,婆婆瘫痪丈夫要求辞职,妻:我不会再当保姆
- 真实原因曝光!劳荣枝的亲人为何极力为她上诉?
- 真实原因曝光!劳荣枝的亲人为啥极力为她上诉?
- 62岁老父浪荡30年,身患绝症后求儿子赡养,网友:毕竟是自己父亲
- 男子打工20年,回老家办55岁寿宴,15桌只来了3个人
- 公婆70万拆迁款,孙女治病不肯借钱,2年后上门求同住养老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