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游记:罗德岛布朗大学印象(Brown University)( 二 )



浸信会源自于英国的分离主义运动 , 一部分对英格兰国教不满的圣公会教徒反对政府干预宗教事务 , 由此派生出不同的新教信仰团体 , 其中浸信会是一个重要的分支 。

早在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下令英国教会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独立以后 , 许多教徒对圣公会仍然保留原来天主教时期的错误做法非常不满 , 进入十七世纪以后众多批评者中一部分留下来继续做为内部异议人士 , 被称为”Puritans清教徒“ , 另一部分教徒则脱离圣公会自组教会被称为”Separatists分离主义分子“ 。

一部分教徒出走荷兰组成了浸信会团体 , 他们认为《圣经》是唯一的信仰指南 , 而信徒的洗礼是《圣经》所要求的 , 天主教和圣公会对婴儿实施盥洗式的洗礼毫无意义 , 只有有意识的浸入式洗礼才是有效的 , 所有皈依基督教的信徒必须接受个人信仰告别的洗礼仪式才能加入教会 。

十七世纪移民美洲新英格兰的人群中以圣公会中要求改革的“清教徒”为主 , 他们还是愿意留在体制内提出“建设性意见” , 从组织内部推动机构改革 , 这些人到达马萨诸塞之后建立的教堂虽仍保持与英国圣公会的隶属关系但又不想走得太近 , 在许多事情事情上推三阻四不愿执行上级的指令 。

另一方面 , 已经脱离了圣公会的宗教团体也随着移民队伍进入了新英格兰 , 他们也在极力发展自己的队伍 。 罗杰·威廉姆斯早年也是属于“清教徒”异议分子 , 试图游走于Plymouth教堂和Salem教堂之间但终因无法控制自己为正义发声的冲动而被赶出了国教系统 。

罗杰·威廉姆斯叛离出走直接导致他与一群志同道合者建立了美国第一座浸信会教堂First Baptist Church in America , 而且在新英格兰土地上产生了一个分离的“罗德岛与普罗维登斯种植园殖民地” , 切断了与英国圣公会的联系 。 英王原本是要通过圣公会管理新英格兰殖民地民众的 , 结果是离经叛道者众多只好求助于政府诉诸法律 , 罗杰·威廉姆斯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政教分离”的主张 , 反对世俗政府干涉宗教信仰自由 , 这对独立后美国建立的政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布朗大学的前身Rhode Island College迁移至Providence已是1770年 , 此时罗德岛的创始人罗杰·威廉姆斯去世已有87年 , 布郎家族创始人查德·布朗也早已辞世 , 但布朗家族后代经营的生意极其成功 , 成为罗德岛上的大户人家在政商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

布朗家族的第三代对罗德岛学院和布朗大学发展壮大贡献良多 , 布郎家族依靠经营东海岸、加勒比海和英国的海上贸易起家 , 参与贩卖奴隶 , 拥有朗姆酒厂、鲸蜡蜡烛制造厂、铸铁厂和商店网络等产业 。

布朗家四兄弟中老尼古拉斯·布朗(Nicholas Brown Sr.)是老大 , 掌管家族生意并担任罗德岛议会议员 , 为罗德岛众多公共事业捐款甚多 , 在美国革命期间他积极支持独立运动 , 但早年积极参与过奴隶贸易后来宣布放弃 。 他的儿子小尼古拉斯·布朗(Nicholas Brown Jr.)是布朗大学的重要人物和学校命名者 。

老二约瑟夫·布朗(Joseph Brown)经营工商业致富 , 对电学、力学和天文学极有兴趣和颇有建树 , 后在罗德岛学院任自然哲学教授直到去世 。

老三约翰·布朗一世(John Brown I)是家族中的活跃分子 , 主要经营航运业、中国贸易和贩卖奴隶 , 创立了普罗维登斯银行并参与投资房地产行业 。 他在美国革命期间是一个狂热分子 , 是1772年焚烧英国海关缉私船HMS
Gaspee
号的带头者之一 , 他在布朗大学担任了财务负责人达21年之久 , 为布朗大学搬家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老四摩西·布朗(Moses Brown)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 他在罗德岛开设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 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先锋 , 他也是布朗大学搬家和发展的关键人物 。 摩西后来皈依Quakerism贵格会 , 与兄弟们决裂成为坚定的废奴主义者 , 他是罗德岛奴隶贸易的主要反对者 , 1783年在向罗德岛国民大会递交请愿信被失败后 , 在报刊撰写了大量文章批判奴隶制度 。

布朗四兄弟围绕着废除奴隶制度发生分裂是那个年代美国社会变革的缩影 , 瑟夫·布朗是美国革命期间的冲在最前列的狂热分子 , 但也是奴隶制的坚决维护着 。 17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奴隶贸易法》 , 禁止制造、装载、装备、装备或派遣任何用于贩卖人口的船只 。 1797年约翰·布朗贩运奴隶的“希望号”货船被查获 , 他在联邦法院受审 , 成为第一个根据这项法律受审的美国人 。 布朗虽被判无罪但船被没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