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小学的学校大量被撤并 。 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幼儿园开始就把孩子送进县城 。 医疗水平的落后 , 稍微生点病就要去县城才能治好 。
年轻人习惯了城市的繁华热闹和方便快捷 , 单调落后的乡村生活让他们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 大多数的乡村也没有外卖 , 电影院 , 商场 , 音乐节 , 博物馆……
更没有年轻人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 。
回不去的故乡 , 到不了的远方 。
随着农村一起消亡的 , 还有那些
依附于村庄的各种文化 。 传统的扎染工艺 , 木匠工艺 , 制伞工艺等物质文化和地方戏曲和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都在随着乡村一起消亡 。
前几天 , 在抖音看了有关制造蓑衣的视频 。 费劲千辛万苦做成的蓑衣 , 遮雨效果并不如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雨伞和雨衣来得好 。
可想起古诗里的“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 , 想起“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 , 想起“一蓑烟雨任平生 。 ”才知道蓑衣后面的文化厚重之美 。
如果连乡音也只能在网络上听见 , 那传统文化又该何去何从 。
作为从乡村长大的一代 , 年轻人对乡村的感情复杂 。 它落后穷困却又承载了满满的童年回忆 。
村子里的左邻右舍 , 亲朋好友 , 村子周围的山川胡海 , 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童年欢乐时光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
没有肯德基和麦当劳 , 我们有田间的新鲜果蔬;没有游乐园 , 我们有蝴蝶蜻蜓 , 有抓不完的鱼虾螃蟹 。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讲 , 乡村生活是丰富的是惬意的 。
然而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它不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 成为我们口中落后而又贫困的故乡 。
城市化的车轮滚滚向前 , 乡村的衰亡无法避免 。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说:“一个人心中的家 , 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 而是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 。 尽管这房子低矮陈旧 , 清贫如洗 , 但堆满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黄金般珍贵的生活情节 , 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拥共享 , 别人是无法看到的 。 走进这间房子 , 你就会马上意识到:到家了 。 即使离乡多年 , 再次转世回来 , 你也不会忘记回这个家的路 。 ”
无数的村庄正在消亡 , 但我们关于村庄的记忆不会消亡 。
和小伙伴们玩遍了田间地头 , 房前屋后 , 和家人们居住的老屋 , 还有那永远也不会走的山川河流 , 都是关于故乡的记忆 。
村子里 , 春天的鸟鸣声 , 夏天聒噪的蝉声 , 门前河水声 , 山后松涛声 , 还有那在异乡听到亲切无比的乡音 。
春天的时候 , 满树的樱桃花像雪一般开放 , 成群的蜜蜂在树上嗡嗡作响;夏天的时候 , 夜晚的星空挂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 , 萤火虫在漆黑的夜空里翩翩起舞:秋天的时候 , 满山遍野都是层林尽染的黄色和红色;而冬天 , 全家人都围在火炉边烤火 , 看着门外的鹅毛大雪 , 等待着新春佳节的到来 。
春种 , 夏忙 , 秋收 , 冬藏 。
正是因为生长在乡村 , 才能懂得萧红笔下乡村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
花开了 , 就像睡醒了似的 。 鸟飞了 , 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 虫子叫了 ,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 一切都活了 , 要做什么 , 就做什么 , 要怎么样 , 就怎么样 , 都是自由的 。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 黄瓜愿意开一个花 , 就开一个花 , 愿意结一个瓜 , 就结一个瓜 。 若都不同意 , 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 一朵花也不开 , 也没有人问它 。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 也没有人管 。 蝴蝶随意地飞 , 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 , 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 , 又飞到谁家去 , 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 , 又高又远 。
生于斯 , 长于斯 。 与这片土地之间的故事 , 与乡村有关的美好记忆 , 都值得我们记住 。 记住它们存在的痕迹 , 记住我们的乡音 , 记住我们与乡村有关的记忆 。
【美丽|消失的村落,回不去的故乡】- END -
推荐阅读
- 怀柔|夏天的旅行计划,不如将怀柔放进去,迷人的风景让你流连忘返
- 稻城亚丁|稻城有什么景点?为什么许多人都想去?
- 美丽|不知道去哪里玩,就来仁寿吧,这里是旅游度假的不二之选
- 日出|这家“没人性”的酒店为什么这么火?
- 美丽|风景秀丽的白山,这里景点众多,快来看看她的美吧
- 美丽|假日不知道去哪里旅游,就来建水看看吧,这里景色非常的美丽
- 美丽|永久对中国“免签”的国家,遵守2个条件,待多久都不会有人撵你
- 川藏公路|中国最神奇的公路:外国游客不允许独自进入,路途危险但风景绝美
- 美丽|余杭径山不仅有古寺花海,路边的普通农村也打造得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