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兴平姐妹花惨死家中,13年后悬案告破:凶手竟是亲戚( 二 )


十三年追凶
通过走访排查 , 民警很快锁定一名嫌疑人郭某 , 郭某身体强壮 , 距离杨家姐妹不远处附近开了一个水果摊 , 通过走访民警发现郭某生活中经常习惯穿布鞋 , 熟练使用猪环套捆绑方式 , 郭某有盗窃前科 , 出狱后郭某一家人生活很拮据 。
在调查的途中 , 民警发现郭某妻子和遇害者杨家姐妹有亲戚关系 , 郭某对遇害者杨家姐妹家庭经济情况多少了解一些 , 又是熟人 。
民警很快将郭某列为嫌疑人 , 当民警找到郭某核实情况时 , 郭某则不慌不忙地回答应对 , 郭某称案发当晚他在当地粮食店干活 , 有证人可以为了作证 , 民警走访当天粮食站员工证实郭某当晚曾在粮食站工作过 , 不过至于他何时离开的 , 无人证实 。
在询问郭某的对话中 , 警察发现郭某穿一双新的布鞋 , 这一点引起了民警警惕 , 布鞋作为普通大众经常穿的鞋子 , 通常一双布鞋很多百姓穿破了才会换一双新鞋子 , 这种手工做的布鞋又耐穿 , 当警察询问郭某原来旧鞋子哪里去了 , 郭某始终答不上来 , 郭某有重大嫌疑 , 警察将郭某家搜过了一遍始终未找到他原来的旧鞋 , 面对询问 , 郭某又闭口不答 , 警察只有将希望寄托案发现场遗留的那枚指纹 , 经过比对 , 郭某指纹和现场遗留指纹不符合 , 没有证据确凿郭某就是凶手 , 警察只有放了郭某 。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 , 民警又对周边场所逐一进行排查 , 一家酒店前台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 酒店服务员称案发后没多久 , 他们酒店有三个河南籍男子匆匆离开了 。
莫非凶手是流串作案?顺着这个思路 , 警察连忙赶到酒店仔细询问酒店前台 , 酒店前台称:“这三名男子自称来自河南省 , 过来收辫子的 , 三名男子身高一米六至一米七左右 , 平日里三名男子穿着邋遢 , 每天早出晚归 , 晚上回来总会带一些东西回来” 。

酒店前台表示:“这三名男子看上去不像正经人 , 很像小偷 , 平日里鬼里鬼气的样子” 。
警察通过调查发现 , 这三名男子案发前一个多月来到兴平市 , 三个男子住酒店并未使用身份证 , 而是使用一个驾驶证 , 三名男子案发前找酒店老板租借三辆自行车 , 案发后匆忙离开 , 抵达的300元也没退 。
警察通过调查发现 , 这个驾驶证籍贯是河南南阳一位赵某所有 , 警察立即奔赴河南南阳 , 找到了赵某 , 赵某称自己驾驶证一个多月前连同钱包一起被偷了 , 警察调取了赵某案发前后的上班记录 , 确定赵某没有作案时间 , 排除了赵某是凶手的可能 , 而使用赵某驾驶证的男子很有可能盗用了赵某驾驶证 , 这三名男子是否是凶手 , 警察追查到这里线索再次中断 。
半年过去了 , 警察依旧没有任何线索 , 幸福路周围的妇女老人晚上依旧不敢出门 , 办案民警备感压力 , 警察继续扩大排查范围 。

一年后 , 一位案发前后曾在兴平市打工的山西男子刘某进入警察视野 , 距离案发不远处有一家麻将馆 , 刘某平日里喜欢打麻将 , 民警走访询问发现刘某平日里不务正业 , 日子过得比较拮据 , 案发前几天 , 刘某一直在这家麻将馆打麻将 , 杨家姐妹遇害后 , 刘某匆忙离开了兴平市 。
民警在随后的走访中又发现 , 杨家姐妹遇害的第二天 , 刘某曾慌张地找到老乡借钱 , 刘某声称自己杀人了 , 借钱到外地躲避几天 , 老乡一听刘某杀人了 , 未敢将钱借给他;刘某又用同样手段从另一名老乡处借了钱 , 仓皇离开了兴平市 , 警察对刘某住处进行了搜寻 , 什么也未发现 , 民警接着奔赴刘某山西老家 , 警察在刘某老家见到了他的哥哥 , 刘某哥哥称未见刘某
回来 , 村里人也未见他回来 , 民警只有返回陕西 , 同时加大了对刘某的查找 , 数个月后刘某
再次返回兴平市 , 这一次警察找到了刘某 , 刘某一点也不吃惊 , 面对警察询问 , 刘某称是自己吹牛的 , 目的是为了骗朋友几个钱花 。
警察并未相信刘某的话 , 对刘某那段时间的活动展开了调查 , 面对警察的调查 , 刘某丝毫没有任何恐惧 , 刘某的指纹和现场提取的指纹也对比不上 , 警察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刘某确实没有作案的可能 , 于是排除了刘某的嫌疑 。
随着时间推移 , 民警预感这个案子有可能成为悬案 , 时间越久线索越少 , 更难以破案 , 就在杨家姐妹遇害后一年半 , 当地一个王某突然从外地返回村子 , 通过对王某的活动轨迹调查 , 民警发现王某曾于杨家姐妹遇害后匆忙离开该地 , 消失一年多不知去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