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的“打蛇先打头”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 二 )



“脆弱”的蛇虽然大多数人怕蛇 , 但其实蛇看到人更害怕 , 尤其是人与之正面对峙时 , 记得小时候 , 在院子里我就与一条菜花蛇(王锦蛇)不期而遇过 , 由于小时候经常上山跟几个小伙伴去打蛇 , 所以当时看到它也没有害怕 , 想着抄家伙 , 就在我转身去拿铁锨时 , 回头发现菜花蛇早就不知所踪 , 而菜花蛇是有名的脾气暴躁、攻击性强 , 它连毒蛇都敢吃 , 结果被我吓跑了 , 可见蛇对人的恐惧更甚 。

除了怕人外 , 蛇有几个阶段也是非常脆弱的 。 首先就是冬眠期 , 进入冬眠期的蛇身体温度急剧降低 , 全身僵硬 , 此时它们毫无自保能力 , 尤其是在深眠期 , 老鼠都会啃食僵硬的蛇 , 而蛇毫无办法 。
其次是刚进食完之后 , 蛇虽然有牙齿 , 但是它们不会咀嚼 , 会将猎物整只的吞下 , 这使得它们的腹部膨大 , 严重的影响灵活性 , 此时的它们急于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消化食物 , 所以这时蛇遇到人 , 非但没有什么攻击性 , 还会赶紧吐出猎物逃走保命 。

被蟒蛇吃下又吐出的大鹅
最后就是蜕皮的时候了 , 成年蛇通常一年蜕一次皮 , 蜕皮是件非常危险的工作 , 因为在蜕皮阶段 , 蛇几乎没有攻击性 , 而且一旦受到了打扰 , 无法正常的完成蜕皮 , 蛇极有可能会死亡 。

写在最后【老话说的“打蛇先打头”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遇到蛇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去打头还是七寸 , 而是要选择如何的避免冲突 , 毕竟一些毒蛇的毒性还是非常强的 , 而且在当下 , 我国大多数的蛇类都是保护动物 , 它们因为栖息地的丧失 , 人类的捕杀数量已经大幅度的减少 , 而蛇在生态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尤其是对鼠类的控制上 ,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而且蛇本身还是多种动物的主要猎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