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兰的家在鄱阳湖上游 , 上饶市鄱阳县 。 她今年55岁 , 跑船35年 , 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 为防止再次搁浅 , 她只得开着这艘货船 , 带着1岁的小孙女 , 在下游漂荡 。 她庆幸自己不用向这么小的孩子解释 , 由于干旱导致上游航道中断 , 她们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岸边的家中 。
张秋兰在船舱休息室里照看孙女 。
在一些航道弯流处 , 张秋兰要用望远镜观察前方情况 。与丈夫相识后 , 张秋兰是自学开船 , 起初是木船 , 而后慢慢换成了大船 。 夫妻俩一起在鄱阳湖上跑船维持生计 , 货船的吨数越换越大 , 风险也日渐增加 。 发洪水的时候 , 水流湍急 , 锚卡不住 , 船就会漂 。 有一次 , 在鄱阳湖装沙子时遭遇台风 , 张秋兰见势不对 , 拉着丈夫迅速撤离那段水域 , 而同行的一艘小船 , 不顾危险 , 往前走了一段就被浪打翻了 。
像她一样沿湖而生的船家还有许多 , 最常见的路线是从寡妇矶到老爷庙 , 直达南昌 。 其中 , 老爷庙水域格外凶险 , 位于鄱阳湖的咽喉位置 , 天气时常突变 , 巨浪翻滚 , 张秋兰和丈夫总是格外小心 。 年轻时 , 他们像其他船老板一样 , 想多跑点 , 赚多点 , 连续一个星期不停歇 。 上了年纪 , 他们带着孙女 , 通常早上五六点钟出发 , 晚上七八点钟停下 , 避免夜间行船 , 遇到极端天气更是谨慎 。
星子港附近 , 鄱阳湖水位退去后 , 变窄的航道 。
驻留在星子港附近的货船 。这一次的旱灾 , 张秋兰没能躲过 。 水道持续变浅 , 船舶吃水量也随之变小 , 船上能载的货越来越少 , 原本载货两千吨的船 , 只能载一半 , 运输收入还不够油钱 。 现在 , 她只得停靠在港口 , 等待货运价格上涨 , 能够收回出船的成本 。
20岁开始跑船 , 张秋兰习惯了船上的生活 , 却也厌倦了水面上的漂泊 。 近些年 , 她开始频繁下船 , 此前 , 除了春节 , 她一年11个月都在船上 。 “回家以后 , 不愿意上船 , 在船上久了 , 又不愿回到县里 。 ”
她不再想以开船为生 。 鄱阳湖禁渔后 , 许多渔民转行干起了货运 , 湖上的货船变多了 , 运输价格越来越低 , 自己年近60 , 视力不如从前 , 孙女上船后更很少跑夜路 , 运货的时间拉长了 , 收入也随之降低 。 丈夫起初并不支持她下船 , 觉得下船后无事可干 , 她执意联系了一位买家 , “如果卖得掉 , 我一点不舍也没有 。 ”
在星子港卸铁矿的货船 , 原本9000吨的承重 , 如今只能装载不到3000吨 。
平日里 , 除了去岸上买菜和生活用品外 , 张秋兰很少下船 。但在仅剩的这段日子里 , 张秋兰还是将这艘船当成自己的家 , 她每周下船一次 , 买生活物品 。 为了省油 , 她并不轻易启动船 , 就让它安静地停在水中 。 9月1日傍晚 , 张秋兰带着孩子来到甲板上 , 远处的庐山雾气霭霭 , 鄱阳湖上起了风 , “是不是要下雨了?”张秋兰自言自语 。
【?鄱阳湖的水位仍在持续下降,每天捞出死鱼数百条】
张秋兰在船尾养的花 。
推荐阅读
- 人类为什么要让动物回交,回交这种操作,有好处吗?
- 网友亲赴于谦废弃马场,铁门半开池塘干涸,建筑杂草丛生只留空壳
- 人类是如何发现南极的?南极大陆为什么不是任何国家的领土?
- 怎样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 13岁少年为唤醒母亲良知,竟对母亲及其情人挥刀,97年济南伤害案
- 学习地质科学是怎样的体验?
- 基因揭示骨盆如何适应直立行走
- 回顾,飞掠金星发送数据的过程,真的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