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姐妹淘|意大利游记(32)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布拉诺岛(彩色岛)( 二 )



圣马可时钟塔是文艺复兴早期的建筑 , 塔和时钟的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末 。 在塔顶的露台上有两个巨大的青铜“摩尔人” , 穿着羊皮 , 手里拿着槌子 , 每到整点便会敲钟报时 。 “摩尔人”一个较老 , 另一个较年轻 , 显示时间的推移 。 钟是原始的 , 上面的标志说明铸造于1497年 。 钟的下面有一只狮子(威尼斯的象征)和黄道星座轮盘 。 我想走近一些仔细看一下 , 可是团友们都走远了 , 只好作罢 。
随后我们去参观威尼斯的玻璃制作工艺 。



几分钟时间 , 一团赤红的玻璃球变成了一匹奔马 。 师傅的手艺真是了得!威尼斯还有一个玻璃岛 , 慕拉诺(Murano)岛 。 岛上生产的玻璃制品就称为“慕拉诺玻璃” 。 它以优美繁杂的古典装饰风格 , 精细卓绝的手工制作工艺闻名于世 。
看完了威尼斯的玻璃制作工艺 , 我们回到码头 , 登船去布拉诺岛(Burano) , 俗称彩色岛 。

从威尼斯主岛到布拉诺岛的距离有点远 , 船行时间约40分钟 。
我们坐的是包船 , 船在威尼斯潟湖里行驶 , 海风吹在脸上很舒服 。 不过慢慢地就感到冷了 , 冷了就躲到船舱里去 。
这是潟湖里的航标灯 。

16:10分游船靠上了布拉诺岛的码头 , 码头就像一个小花园 ,。

布拉诺岛是众多泻湖岛中最美丽的一个岛 。 岛上居民都是渔民的后代 , 当地的手工蕾丝和抽纱制品是威尼斯的特色手工艺品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 小岛的地方政府规定当地居民每年要刷一次房子的外墙 , 于是居民们把他们小巧玲珑的房子刷得五颜六色 , 色彩斑斓 。 这些多彩的房子一个挨一个组成彩虹一样的小巷 , 夹着清澈的小河弯弯曲曲 , 同样色彩明快的小船静静地停在河边 。

走上码头便看到圣玛尔定堂(Parrocchia di San Martino Vescovo)的塔楼 , 有点斜 。 因地基的原因已成危房 , 不允许人上去 。

不远就是岛上的主街 。 干干净净 , 色彩斑斓 。

一座漂亮的小屋 。

红色的墙面 , 灰白色的百叶窗 , 窗台上摆放着鲜花;门口还放着一个花架 。 相邻的房屋是黄色的 , 窗台上放着一盆粉红色的鲜花 。 看上去彩色岛的人家都是艺术家 , 他们继承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传统 , 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对美的理解 。
一条小巷 。

沿着主街往里走 。

绿的、蓝的、红褐色的房屋 。
一楼的商店出售当地的手工蕾丝和抽纱制品 。 这里的蕾丝都是手工制作的 , 从杯垫到桌布 , 从装饰品到婴儿的口水兜 , 蕾丝商品的种类非常繁多 。
拐了一个弯 , 主街变直了 。

游人不少 , 但是和主岛比起来就少多了 。
一些团友跟着丁导进了一家商店 , 仔细了解手工蕾丝和抽纱制品 。 关于布拉诺的蕾丝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 岛上的渔民们每次出海捕鱼的时候 , 想念丈夫的妻子们百般无聊 , 闲来索性围坐一起 , 仿照渔网的样子 , 用棉线编织出类似的织物并将其缀饰在衣服的边缘 , 希望时时刻刻都和丈夫有着心灵上的联系 。 因为每一针、每一线的编织都牵着思念 , 粗糙的渔网竟演变成了华丽的蕾丝 。
手艺代代相传 , 数百年的工艺形成了布拉诺独有的立体织眼蕾丝 。 到16世纪 , 布拉诺蕾丝已经成为各欧洲皇室的御用品:路易十五、维多利亚女王、玛丽皇后……全都把蕾丝当作华服上重要的装饰 。 那时候 , 岛上的家家户户几乎都在编织蕾丝 。 因为蕾丝 , 小小的布拉诺才会早早闻名欧洲 。
一家商店摆放在外面的蕾丝衣物 。

我继续漫步在彩色岛的大街小巷之中 , 感受这美妙的童话世界 。
这条小巷似乎比前面的那条更漂亮 。

多彩的房屋一个挨一个组成彩虹一样的小巷 。
达罗马诺餐厅(TRATTORIA DA ROMANO) , 它的招牌菜是鱼汤炖饭 。

浅绿色的墙 , 深绿色的窗 , 红丝绸的桌布 。
前面的主街中间出现了一条小河 。 多彩的房屋夹着清澈的小河弯曲延伸 , 同样色彩明快的小船静静地停在河边 。

河边的披萨餐厅 。

河上的小桥 。

往远处看 , 又见码头边的那座钟塔 。

小河四通八达 , 似乎没有尽头 。

我走到了一个小广场 。

广场边上有一座住宅小区 。

小区里的房屋色彩越发鲜艳 , 似乎是刚刷的外墙 。
集合时间快到了 , 我开始往回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