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急诊室来了一位怪异的患者,14天内,一家竟全部死亡( 二 )



10天后 , 经过专家会诊 , 最终确定张芳患有骨髓型中度急性放射病 , 放射源为钴-60 。 但是 , 由于她接触的时间不长 , 因此 , 还有救治的机会 。

而就在张芳和张丑寅前往北京看病的第二天 , 整个地区所有与张家父子接触的人员 , 全部被隔离观察 。 由于北京人民医院最终从张芳的染色体上找到了病因的突破口 , 一直悬在人们心中的各种猜测终于尘埃落定 。

这起辐射事件 , 一共造成包括张有昌父子在内的141人 , 不同程度地遭受伤害 , 而真正的“幕后黑手”竟是一个月前 , 张有昌意外捡到的那一枚圆柱形“小金属棒” 。

那天 , 张友昌在工地上干活时 , 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个手指粗细的“金属”小圆柱 , 在太阳底下亮晶晶的 , 他感到很好奇 , 也没多想 , 就顺手捡起来 , 放在了上衣口袋 , 继续干活 。

可是没过一会儿 , 他就感觉到心慌胸闷 , 还有点发冷 。 他以为是自己感冒发烧了 , 毕竟最近工地也有不少人 , 有类似的症状的感冒 , 后来就越来越难受 , 直接晕倒被工友们送回了家 。

那么这根金属小圆柱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原来 , 早在1973年 , 忻州市科委为了发展农业 , 从上海引进了6枚钴-60放射源 , 用来培育良种 , 增加农业产量 。 当时 , 科委知道其危害性 , 因此 , 使用时十分小心 , 使用后便把它们放在了专属存放的地井之中 。

后来 , 忻州科委搬迁 , 于是便将放射源封存好一同转移走了 。 但是 , 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 , 将6枚钴-60错记成5枚了 , 于是便遗落了一枚在井里 。

此次这块地方进行大面积施工 , 原来的地井被挖掘机挖掉 , 井底的东西裸露出了表面 , 正巧被张有昌发现 , 出于好奇心 , 他将钴-60捡起来放在兜里 , 才酿成了这一场多人遭受辐射的重大事件 。

1994年7月28日 , 山西省忻州市相关部门对玩忽职守的6名涉案人员进行了逮捕和审判 , 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和惨痛代价 。

即便如此 , 对于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张有昌一家和众多普通百姓 , 却造成了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和痛苦 。


【1992年,急诊室来了一位怪异的患者,14天内,一家竟全部死亡】由此可见 , 专业人员 , 就要专业地做事 , 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 , 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 忻州钴-60事件尽管过去30年 , 但是 , 这一惨痛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责任重于泰山 , 敬畏自身的工作 , 更要敬畏他人的生命 。

而对于普通百姓 , 当遇到未知的物品 , 我们一定要小心对待 , 保护自己 , 以防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

对此 , 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