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 连路边最平凡的小花也变得可爱起来 。
可以食无肉 , 不可以居无竹 。 这片竹林是鸟类的乐园 , 它们在这里飞出飞进 , 嬉戏打闹 , 繁衍生息 。
【昭通|重走来时的路!云南昭通乐居镇周家口子村散步记】豆角架上已经没有豆子了 , 想来是被人摘去吃了 。
妈妈种在小溪边的白杨树 , 有的还很小 , 有的已经长得很大了 。
这里曾经是苹果园 , 也是我的乐园 , 对这里有很多的记忆 。
有时候 , 人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 是能够补充能量的 。
这条小时候走过无数遍的小路 , 因为重新修了机耕道的缘故 , 如今走的人已经不多了 。
不知名的野花让人心情愉悦 , 小时候看到这些花儿的心情和如今见到它们完全不一样 。
这条路边的悬崖上曾经有一个大石头 , 小时候我老想着里面可能藏着一个石猴 , 终有一天会炸裂而出 。
在我成年之后 , 我把那个石头撬了下来 , 只是一个普通的砂石而已 。
小路杂草丛生 , 两边是玉米地 , 这条路似乎一直是这样 , 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 。
我的祖辈们就在这样的土地上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 有时候想想 , 同样是人 , 有一些人的所知和所见是很有限的 。
这样的路很不好走 , 走在上面有几分野趣 。
有几排玉米已经收割了 , 像是一个人的头发被剃了一个凹槽 。
这个视角的家乡和记忆中的已经大为不同了 。
小路到这里已经断了 , 原先比较宽的路也被人挖了种上了农作物 。
这里曾经也是苹果园 , 种上的杨树因为太密集了 , 个头都很小 。
这条路就是取代了原先小路的机耕路 , 在上面散步很舒服 。
走在上面的我想起很多的事 , 故乡有些人是无法忘记的 。
故乡月光 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故乡月光 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暮色四合 , 万家灯火也渐渐亮了起来 。
这里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呢?应该会越来越好吧 。 (陈大衡 文图)
乐居之名:清道光时取“安乐居住”之意而得名 。
1950年1月 , 属洒渔区 。 1978年 , 复名乐居公社 。 1984年 , 定名乐居区 。 1988年 , 划出上街等5个行政村 , 组建乐居乡 。 2012年9月 , 撤乡设镇 。 截至2020年6月 , 乐居镇下辖5个行政村 , 分别是上街、乐居、中河、仁和、新河5个村民委员会 , 下设101个村民小组 。 有19个自然村 。乐居镇 , 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 地处昭阳区城西18千米 , 东与旧圃镇相连 , 南与苏家院镇交界 , 西与鲁甸县龙树镇接壤 , 北同洒渔镇、苏甲乡毗邻 。
乐居镇粮食、苹果等经济产业发达:
一是粮食生产 , 以水稻、玉米、马铃薯种植为主 , 完成水稻高产稳产示范样板建设 , 示范带动全镇粮食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
二是苹果产业 , 全镇苹果种植面积3万余亩 , 是昭阳区的苹果主产地 。 5个村中有4个村主产苹果 。 种植品种以“红富士”为主 , 其中有部分是中、早熟品种“2001富士”、“神砂”、“108”、“新红星” , 还有1100余亩“烟富3号” 。
三是劳务输出效益增大 。 每年劳务收入人均1.5万元 , 就近务工人员2000余人 , 年收入平均5000元 。
四是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动物防疫检疫100%覆盖 , 大户养殖逐步扩大 , 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存出栏数量稳步增长 。
五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土地流转规范有序 , 全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农业股份合作联社2家 , 发展的产业有苹果、马铃薯、现代农业蔬菜、食用玫瑰、葡萄种植、渔业养殖等 。 通过土地流转 ,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 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发展格局 。
推荐阅读
- 昭通|云南昭通:乐居坝子风光美
- 大山包|?太凉爽!云南昭通大山包游记
- 昭通|有空来昭通旅游吗?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厚哦,快看看吧!
- 昭通|你眼里的春与秋,胜过我见过的一切山川河流
- 昭通|昭通多地现阳春白雪美景,引来“哇”声一片
- 苗寨|重庆版\开往春天的列车\太美,爬山踏青好去处,一起去看红墙下“樱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