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8岁女子执意与画家私奔,离婚后得到一幅画,价值165万( 二 )


徐悲鸿非常忙 , 对妻子也越来越冷淡 , 不断争吵 , 蒋碧薇想要安稳度日 , 过着富太太的生活 , 而徐悲鸿却想要在乱世中成就 。
徐悲鸿对家庭生活感到失望 , 与蒋碧薇的感情开始冷淡 , 他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学生培养和艺术创作上 。

蒋碧薇沉浸在自己的交际生活中 , 33岁这年 , 她听到了一个消息 , 徐悲鸿爱上了一个女学生 。
孙多慈 , 安徽人 , 是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女孩 , 在中央大学美术系学习 。 徐悲鸿非常欣赏她的才华 , 还有孙多慈性格温柔 , 容貌美丽 , 很快师生恋的八卦传遍了学校 , 蒋碧薇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
徐悲鸿为了解决问题 , 为孙多慈争取官派去法国留学的名额 。 蒋碧薇是一个性格泼辣的女人 , 她开始反击 , 在各种场合羞辱她 , 给教育部写信要求取消孙多慈的留学资格 。

孙多慈作为一个未婚的女孩 , 名声也受到了影响 , 这种师生恋不被人祝福 , 很快这件事传到孙多慈父亲耳朵里 , 家里人坚决反对他们的关系 , 于是孙多慈选择离开了徐悲鸿 。
徐悲鸿搬出了家与妻子分居 , 之后在报纸上刊登了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 , 也成了当时文化界的热点新闻 。
蒋碧薇对爱情、婚姻失去了信心 , 身居高位的张道藩趁虚而入 , 孤单的蒋碧薇选择做他的情人 。

徐悲鸿在孙多慈嫁给浙江教育厅长之后 , 为了孩子又想和蒋碧薇和好 , 骄傲的蒋碧薇已经不爱这样的一个丈夫了 。 之后在桂林 , 徐悲鸿和19岁的图书管理员廖静文相爱 , 再一次登报结束和蒋碧薇的同居关系 。
到了这一步只有离婚 , 蒋碧薇提出离婚条件是100万元赡养费和100幅徐悲鸿的画作 , 徐悲鸿同意了 。
从此俩人再无瓜葛 , 1949年蒋碧薇去了台湾 , 徐悲鸿留在了北京 。

小结:徐悲鸿和蒋碧薇轰轰烈烈的爱情 , 以悲剧收场 , 两个人共患难 , 却无法同富贵 。
俩人生活的追求不同 , 蒋碧薇安于享受 , 徐悲鸿需要事业的成就 , 家中有一个温柔听话的妻子 , 俩人都在婚内出轨 , 让这段感情无法继续 。
张道藩晚年离开了蒋碧薇回到妻子身边 , 蒋碧薇一人度过余生 , 她的卧室里始终挂着那幅她最喜欢的徐悲鸿的画作《琴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