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非凡十年】二七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营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二 )


经过多年努力 , 二七区樱桃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钓鱼沟景区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郑州德化步行街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河南山南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8家;二七万达、樱桃沟景区入选2020年度郑州“十佳夜游好去处” 。
文体惠民 百姓乐享美好生活
近日 , 二七区“喜迎二十大 , 欢乐进万家”红色主题相声专场首演走进机关在区税务局进行 , 相声演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体现出二七区经济的腾飞以及时代的进步 , 精彩演出博得了满堂彩 。
二七区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 ,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让群众文化之花开遍城区 。
五年来 , 二七区累计投入资金数百万元 , 新建、改扩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4个 , 全区1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和14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 并对群众免费开放 。 新建54个图书馆分馆 , 建成4家城市书房 , 试点建设“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2座 , 实现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 。
开展公益演出、公益培训、公益文化活动2400余场 。 “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艺术团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500余人、注册志愿服务队13支 , 文化志愿者艺术团、红色文艺轻骑兵、舞台艺术持续走进乡村、校园、机关单位、企业等 , 为广大市民群众不断送去丰盛的文化大餐 。
持续打造“一点一品”的文化品牌 , 让每个新亮点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都有自己的特色 , 全区已打造亮点社区30个;2019年 , “田园二七”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获批第三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围绕弘扬“二七精神” , 组织排演红色话剧《二七风暴》、拍摄《二七精神纪录片》等 , 传承红色基因 , 以文聚力 , 成风化人 。
今年8月 , 二七区全民健身日活动在铁路苗圃健身公园举行 , 参赛队伍“火力全开” , 用精湛的技术展示比赛成果 。 近年来 , 二七区投入8000多万元健全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组织网络体系 , 仅2021年就完成更新全民健身路径50条 , 新增智能健身驿站3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 , 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 , 打造了社区“15分钟”健身圈 。

樱桃沟奇幻王国夜景
高位谋划 文旅融合绘出诗意二七
文旅产业是朝阳产业 , 大有可为 。 二七区将文旅康养产业确定为全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 二七商圈城市复兴工作作为全区“一号工程” , 华侨城、足球小镇、瑞光创意工厂等项目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并强力推进 。 全区上下“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 党政推动、社会参与的氛围不断加强 。
二七区委、区政府借助专业机构及专家团队力量 , 先后编制修订了《二七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战略谋划》《二七区现代田园城概念规划》等旅游发展规划 ,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旅游规划体系 , 引导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 相继出台《二七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 , 由区政府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 , 设立区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 用于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和培育二七区重点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及产业集群 ,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
“十四五”征程开启 , 如何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二七区运筹帷幄 , 潜心擘画前景蓝图——
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区”战略目标 , 构建“三区一地”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 , 打造中心城区文旅消费集聚区;以融合创新发展为导向 , 培育二七新区文旅融合展示区;以生态宜居宜游为目标 , 建设凤湖智能新区生态文旅示范区;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 , 建设郑州近郊休闲游首选地 。 将二七打造成为河南省文旅消费集聚区、郑州市文旅融合展示区、郑州市生态文旅示范区和郑州市乡村旅游首选地 , 使之成为文化旅游名区和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 。
【二七区|【非凡十年】二七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营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本报记者 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