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说人类活到200岁不是梦,但地球首富想要长生不老 | 近未来( 二 )


当然 , 生物体也不是简单的分子集合 , 这一复杂系统具有冗余性和灵活性 。 衰老是发生在复杂系统中的一系列过程 , 没有哪项研究能说自己「完全理解衰老」 。
抗衰的办法 今年 7 月 , 《自然》旗下子刊《Nature Metabolism》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 表明衰老者接受反复的血浆置换后 , 细胞显著而持久地恢复活力 。
实验过程相当于「换血大法」 , 先把实验者的血液进行稀释——注入生理盐水和纯化的白蛋白 , 再注入年老的实验者体内 。

论文的作者之一伊琳娜·M.康伯伊 , 曾在 21 世纪初用小鼠做过实验 。 得出的结论是:当老年小鼠血液中的各种因素进入幼鼠血管 , 会引起肝脏、肾脏和骨骼肌细胞的老化 , 导致肝纤维化、肌肉力量下降等各种衰老症状 。
不过 , 根据《Rejuvenation Research》的一项新研究 , 换血恐怕不是特别靠谱 。 研究把老年老鼠和幼鼠的血管用手术连接起来 , 让它们共享三个月的血液循环 , 结果显示 , 年纪大的老鼠在寿命方面没有明显的提高;而接触老龄鼠血液的幼鼠 , 寿命明显缩短 。
换血总是简单粗暴但也算有点效果 。 还有人琢磨治疗性线粒体移植(TMT)疗法 。 其目标是先建立现成的线粒体生产线 , 使其可以冷冻、解冻;此外就是血液灌注 , 外加探索更多适应症领域的线粒体移植疗法 。
制药巨头辉瑞近期针对「长寿」领域的一系列投资 , 也许能令人在「未来延寿产品」消费领域摸到一些头脑 。
其投资的项目包括「长寿分子」「mRNA-LNP」「用作自噬激活剂的化合物」「用作线粒体自噬激活剂的化合物」「雷帕霉素与运动的临床试验」「高光谱成像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研究」等等 。
利雅得人工智能峰会上 , 屏幕上显示 AI 制药的突破
硅谷的科技巨头 , 当然也不会放过延年益寿这门大生意 。 今年年初 , 细胞编程公司 Altos Labs 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 其中包括富豪贝佐斯和投资家尤里·米尔纳的身影 。
Google 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 已经向创立快十年的公司 Calico 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 寻找抗衰老药物 。
虽然抗衰之路百花齐放 , 但迄今为止 , 听起来最「普适」的抗衰药物还是二甲双胍 。
尼尔·巴梓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衰老研究所的负责人 , 也是 AFAR(美国衰老研究联合会)的科学主任 , 他「押注」二甲双胍 , 想去找硅谷富豪的投资 。
二甲双胍是一种在 1990 年代被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 该药物可以预防心脏病发作、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 。 它也被证明安全性高、副作用很少 , 而且特别便宜——每片只需 6 美分 。
然而巴梓莱颇感失望 。 「那些亿万富翁 , 他们想要登月 , 他们想要让人们惊叹的科学成就」 , 二甲双胍听起来不够「雄心壮志」 。
比起 Insilico 受药明康德等制药巨头的青睐 , 二甲双胍对于投资方来讲 , 可能「成长性不够」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人类的肉体一直在分子层面进行自我摧毁 。 如今衰老机制领域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 , 「永生者」也许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