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抵达雌鱼身边之后 , 雄鱼就会开始实行自己的“吃软饭”计划 。 在我们想象中 , 想吃软饭肯定得先讨雌鱼开心 , 让它将食物分给自己 。 但事实上 , 雌鱼大多时候都是“六亲不认”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雄鱼别说是讨一口饭吃了 , 甚至都有可能会被雌鱼当做食物一口吞掉 。
因此 , 雄鱼就另辟蹊径 , 从一个人类意想不到的角度开始实施计划 。 首先它在找到雌鱼之后就会紧紧地咬住雌鱼的皮肤 , 就像是在“亲吻”它一样 。
在咬住雌鱼的皮肤之后 , 雄鱼的口中就会开始分泌一种特殊的消化酶 , 这个消化酶就像是强力胶 , 能够将它和雌鱼的皮肤粘连在一起 , 这种爱你就要“啃下一块肉”的行为确实让人费解 。
但事情到这儿并未结束 , 因为雄鱼会不断地深入 , 直到遇到雌鱼的血管为之 。 在遇到雌鱼的血管之后 , 它就会将自己的血管与雌鱼的相连 , 然后正式开始“吃软饭” 。
因为咱们在前文中说了 , 它的消化系统并不完善 , 使得它不能像正常鱼类那样进食 。 因此雄鱼就使用“血脉相连”的方式 , 利用雌鱼血液中的营养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
说到这儿 , 应该有人会想 , 这不就是“寄生虫”吗?它又是怎么和雌鱼完成交配的?
实际上 , 雄鱼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 , 就会开始慢慢退化 , 不论是心脏、大脑还是其他的身体组织 , 都会慢慢被消解 , 这就像是它慢性死亡的过程 。 最终 , 留下来的就只有一对发达的生殖腺 。
可以看出 , 它的绝佳繁殖策略 , 就是将自己变成与雌鱼如影随形的“生殖器官” , 这样只要雌鱼排卵 , 那么它就会释放精子与其交配 , 确保随时随地完成“繁殖任务” 。 那么 , 已经失去大脑的“生殖腺”如何知道雌鱼在排卵呢?
原来 , 血脉相连不仅仅是为了吃软饭 , 还是为了随时感知雌鱼血液当中的“雌性激素”变化 。 当雌鱼进入繁殖期 , 开始排卵的时候 , 雄鱼的生殖腺就会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 , 然后配合排卵行为开始释放精子 。
那么 , 雄鱼为何会做出这样“毫无自尊”的选择?难道说它就不能尝试进化一下 , 使自己也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吗?
鮟鱇鱼的“一妻多夫制”
许多人觉得雄性鮟鱇鱼这样的做法简直有损“雄性自尊” , 毕竟自然界中大部分雄性生物都被当做力量的象征 , 怎么能活得这么窝囊呢?
但其实 , 我们之所以会这么看 , 是因为站在了人类的视角 。 要知道 , 在生活环境恶劣的自然界当中 , 动物们是没什么机会被“情爱”或者“自我感受”困扰的 , 它们对于生存和繁殖的渴求大于一切 。
因此 , 雄性鮟鱇鱼并不是不能进化 , 而是它心甘情愿为种群的繁衍做出了牺牲 。 要知道 , 在黑暗的海底 , 雄鱼和雌鱼相遇的概率是很低的 , 而如果仅仅依靠相遇一次的交配 , 那么这种生物可能早就绝种了 。
所以 , 将自己的身体退化 , 留下最关键的生殖腺 , 变成配偶身上的一个“器官” , 是雄性鮟鱇鱼能想到的唯一能够实现壮大种群的方式 。 因为只有变成一个如影随形的器官 , 它才能确保自己和雌鱼时刻都能完成交配 。
当然 , 为了让繁衍多多益善 , 雄性鮟鱇鱼并不排斥“一妻多夫” , 它们只要与雌鱼相遇就会寻找位置开始让自己与其相连 , 不会在意旁边是否有一个已死雄鱼留下的生殖腺 。
在这种情况下 , 人们发现一条雌性鮟鱇鱼的身上 , 往往会存在多个生殖腺 , 而这些生殖腺就是那些雄鱼“奔赴爱情”的证据 。
值得一提的是 , 有时候人们只关注到了雄性鮟鱇鱼做出的牺牲 , 却忘记了雌性对于雄性在自己身上的寄生也是默许的 。 要知道 , 按理来说 , 雌性鮟鱇鱼的免疫系统不会轻易允许雄性寄生 。
所以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来看 , 雌性鮟鱇鱼放弃了自己的免疫力 , 让自己体内负责清除感染细胞和攻击外来细胞的T细胞处于“失活状态” 。
综上所述 , 为了更好地接纳雄性鮟鱇鱼 , 雌鱼完全放弃了获得性免疫的功能 , 这应该算得上是“双向奔赴”了 。
推荐阅读
- 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变汽油装置启动,这项技术是什么原理?
- 全球变暖,向平流层投放气溶胶,人类能否阻止地球升温?
- 航班大面积取消,多地出现UFO?21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 只在需要处用光
- 在大多数生物大灭绝发生前,都经历了一个相同的事件
-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箱
- 3500万年前突然变冷,第一个冰盖出现,渐新世为何降温?
-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招蚊子”?科学家指出:由于代谢、体味和心态
- “鬼打墙”用科学来解释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