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夸克还是三角奇点,科学家是如何区分的?答案在这里( 二 )



通常 , 夸克以三个一组出现(组成质子和中子) , 或是成对出现(组成介子) , 所以四夸克是个重大发现 , 四个夸克的组合的确很难找到 。
但是 , 八月份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的一篇新分析报告 , 则提出了一种更为怪异的解释 。
所有这些介子的碰撞 , 并没有暂时形成新的四夸克 , 而是产生了某种意想不到的东西:传说中的三角奇点 。
终于谈到三角奇点了
下面的说法 , 来自写出这份新分析报告的科学家 。 介子撞入氢原子后分裂开来 , 和所有强力的能量 , 共同产生了一大群新粒子 。 其中有K中介子 , 这仍然是另一种夸克-反夸克成对组合 。 非常罕见的是 , 两个K中介子产生后 , 开始各奔东西 。 最终 , 那些K中介子会蜕变成其他更稳定的粒子 。 但是在这之前 , 那些K中介子会互相交换彼此的一个夸克 , 在这过程中改变自身 。

正是两个K中介子间的短暂夸克交换 , 模拟出了四夸克的信号 。
凯泽说道:“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粒子 , 交换了夸克并改变其‘身份’ , 随后产生的信号看起来和来自四夸克的信号一模一样 。 ”凯泽也是跨学科研究领取“物质组成和基本相互作用”组(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Area“Building Blocks of Matter and Fundamental Interactions”)的成员 (TRA Matter) 。
如果把初始撞击后粒子的各自路线画出来 , 就能看到这对K中介子形成了两个支点 , 交换后的粒子在两支点中间形成了第三点 , 整体看起来就是个三角形 , 这就是三角奇点的名称由来 。

【四夸克还是三角奇点,科学家是如何区分的?答案在这里】物理学家预测三角奇点的存在 , 已有半个多世纪 , 而这次实验是所有实验中 , 最接近实际观察三角奇点的一次 。 但这仍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 过程涉及三角奇点的新模型 , 其参数比四夸克模型的参数更少 , 对数据也更好拟合 。 但是这不是决定性的 , 因为原来的四夸克模型仍能解释数据 。
所以这还将是个非常有趣的构想 。 如果这个构想靠谱 , 就将成为探测强核力的有力工具 , 因为三角奇点的出现 , 源于我们对强力理解的预测 , 而此预测还没有得到充分检验 。
BY: Paul Sutter
FY: redbeard305050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 , 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 , 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