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神游宝天曼( 二 )






宝天大峡谷栈道全长4公里 , 峡谷内瀑、潭景观美轮美奂 , 云雾缭绕 , 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宝天洞奇乳倒挂 , 似人 , 憨态毕露;似兽 , 凶猛异常;如传说中的水晶宫 , 恍若仙境 , 生动神韵 。
这里气候适中 , 四季分明 , 年平均气温14.6度 , 夏季平均气温比附近地带低5~10度 , 空气清新 , 环境优美 是您避暑度假、旅游休闲、科考探险的理想场所 。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位于八百里伏牛山脉的腹地 , 海拔1830米 。 1988年初 , 国务院正式批建成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 。 前来这里考察地质 , 旅游观光的游客一直络绎不绝 。 唉 , 这就要归功于他的奇妙之处 , 因为宝天曼不仅自然风景旖旅 , 而且还是天然的动植物乐园 。 这是一个孕育了3000多种植物 , 201种脊椎动物的生态园林 , 难怪那些不远万里慕名前来的动植物学家了 。 九曲十八弯的山路 , 来回盘旋在这茫茫山中 , 坐在摩托车上 , 耳边呼啸的云疾驶而过 , 我连往下看的勇气都没有 。 穿过返璞归真的迎客石 , 绕过羊肠路 , 径直从山门到天曼的歇脚地—秋林山庄 。




一路上就把我的魂魄给揪出来了 , 朋友说 , 这才刚开始爬 , 好戏还在后头呢 。 久居山中 , 朋友一路上兴致盎然地讲着天曼轶事 , 还不忘给我打气 。 不时作出种种鸟鸣 , 林深处便有不知名的山鸟与之呼应 。 他凝神谛听 , 根据圆润婉转的鸟音 , 不断校正自己的口技 。 野鸟应一声 , 他学着叫一声 。 人鸟共鸣 , 饶有趣味 。 我钦佩这位口技演员 ,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 , 拜山鸟为师 。 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 , 都要有这种敬业好学的精神 。
看着那张爬满了注脚的旅游图 , 来回30多公里的山路 , 就是我今天的行程 , 不由地倒抽了一口凉气 。 幸好我那份预备的午餐还有朋友帮忙给提着 。 拄了一根拐杖 , 我就揣着好奇和憧憬上路了 , 你可别笑话 , 这根拐杖还真帮忙了 , 行走山路 , 他是你的第三只眼呢 , 我一路上吧嗒吧嗒的盘问着朋友 , 关于这景区 , 还真有好多谜底呢?山路越发难走 , 厚厚的落叶松覆盖了原始的路 , 我开始纳闷起这些足有七八十厘米粗的树 , 笔直的杆挺挺地矗立着 , 背面松涛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 要不仔细听 , 你真可能以为有鬼怪在作崇 。




行至四个庙 , 我已忍不住口渴 , 一路补充着能量 , 这四个庙也不是无迹可循 。 传说有四个和尚行至到此 , 恋慕这里的圣灵就长眠于此 。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修了四个庙护住 。 这四座庙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淋 , 仍不毁原样 。 在四个庙的一旁 , 是内乡与南召的交界碑 。 在这里可是一脚跨两地 。
走着走着 , 山路已不再那么温顺 , 这里常年地冻 , 背风坡处的积雪因终年极少见阳光 , 还星罗交织着皑皑白雪 , 一边是春暖花开 , 一面是银装素裹 , 也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这奇异的景象吧 。 前面不时地蹿出跳跃的野兔 , 山鸡 , 动物们也在这里唱起了奏歌 , 好不惬意 。 行至山头 , 忽尔有一座奇峰兀立的屏障 , 隐现眼帘 , 朋友高兴地跳着说:“回音壁到了 , 快点了 , 可别小看这块回音壁 , 你在这里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 。 ”我加快了脚程 , 忽奔而去 , 哇 , 好一座天然的屏风 , 朋友教我放开叫喉咙跟山问话 , 我还真有点怯 , 但看他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 怕什么 , 深山老林 , 没有人会听到的 , 我试着嗓子放开了话匣:“宝天曼你好!”这声音久久回荡 , 我听到自己的声音了 , 但是好景不留人 , 还没等我玩够 , 朋友叉急急地催我到下一站去 。




她说这一站是杜鹃岭 , 传说杜鹃是蜀帝杜宇的化身 , 口吐鲜血 , 染红了杜鹃 , 又叫映山红 , 可惜月份不对 , 如果在四五月份 , 就能一睹映山红的风采了 。 但这个杜鹃岭品质迥异 , 已经是少数的一些成活品 , 果然 , 行至岭上 , 虽然杜鹃没开 , 但这几件特异品种却青枝绿叶 , 生机盎然 , 显得别具一格 。 虽然行程不远 , 但少说也爬了五六里山路 , 朋友说我们只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一 , 累得还在后面呢?
行至动物乐园 , 景色早有了180度的大转弯 , 原先那些笔直挺立的青冈树 , 已经被这片华山松占据了 。 我好奇这几株松树的由来 , 朋友向我娓娓而谈 。 这华山松原产自华山之颠 , 它的生长环境也非常的苛刻 。 在这没开发以前 , 都以为他只会出产自华山 , 但后来才发觉因为宝天曼特殊的地理位置 , 这儿居然也是华山松的栖息地 , 他们粗的一个人都抱不过来 。 路上不时地出没着山翔 , 野猪的蹄印 。 听朋友说 , 这些动物很友善的 , 不过可惜 , 因为天气太冷的缘故 , 我只看到了好客的松鼠 , 兔子 , 但已经很荣幸之至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