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游|景区酒店全面过剩,文旅资产的“明斯基时刻”何时休?( 二 )


在笔者看来 , 未来旅游企业家将两极分化 , 一类洗脚上岸从此与旅游老死不相往来 , 一类加速转型拥抱变化 , 面对投资失败 , 淘汰落后产品 , 收购优质资产 。 市场大潮 , 求生之下 , 民营景区、市县国有景区向大型国有公司靠陇 , 积极参与混改 , 抱团过冬才是上策 , 抢跑者如建业集团、乐山市政府 。
今年5月 , 建业集团旗下最知名的文旅项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和电影小镇控股权转让河南国资 。 戏剧幻城的51%的大股东变为了河南省老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电影小镇90%的所有者同样变为了老家文化 。
建业集团董事会主席胡葆森说:“作为企业 , 特别是作为民营企业 , 这是一次考验 , 所以我们就提出简要的三个字少、小、好 。 ”继而他也表达了缩表的意愿 , “前天看到万科也要出资产 , 也要缩表 , 我们可能有些项目也要寻找新的合作方 。 ”建业集团切割文旅资产 , 频繁“释放股权” , 有看少文旅、逐步消减文旅资产的意思 。

乐山大佛风景区拍卖未来30年经营权
在采取预算日渐萎缩的艰难日子里 , 优先抛弃文旅资产的还有地方政府 。  去年11月 , 乐山大佛风景区宣布拍卖未来30年的经营权 , 挂牌底价17亿元 。 菩萨都要卖了 , 可见地方财政困难不一般 , 也是疫情、现金流等多重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 。
中秋已过 , 大部分文旅企业都把希望寄托在“十一黄金周”今年最后一个旅游旺季 , 但能否得如所愿 , 给今年遭遇诸多不顺的旅游业“冲个喜” , 中间仍存有不少变数 。 进入冬季 , 景区、乐园、露营、民宿等业态的运营也进入淡季 , 甚至迎接“寒冬” 。
不过 , 未来5-10年 , 中国旅游企业面临“向死而生”的创新调整和转型关键期 , 产品结构升级调整 , 新的方向与打法会日渐成熟 , 文旅资产也或将在这个过程中“涅槃重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