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 , 男朋友离开公寓去上班 , 走之前给她买了止痛药 , 就留下了刘某菲一个人在公寓 。
到了下午1:00的时候 。 刘某菲自己在公寓的厕所里面产下了一个男婴 。
由于无知加上怕被人发现 , 刘某菲决定将自己生孩子的事掩盖过去 。
于是 , 她用手扼压男婴的头部和身体 。
之后 , 刘某菲用塑料袋将初生婴儿装好 , 并且打了个死结 , 就把男婴从窗口抛到窗外在建房屋的脚手架上 , 直到被人发现报警 。
42015年7月9日 , 刘某菲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在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
当天法庭并没有宣判 , 庭后法院请来了心理学家 , 对刘某菲进行了心理辅导和心理评估 。
真是命运弄人!
本身是弃婴的刘某菲 , 没想到16年之后也选择抛弃自己的孩子 , 亲手制造了类似的悲剧 , 可怜又可恨!
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 , 杀人都是一种严重的犯罪 , 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
但是在了解了刘某菲的成长背景和犯罪经过之后 , 如何量刑就让案件初审法官张昕的内心很纠结 。
为了慎重起见 , 法院决定召开一次由公诉人、被告人、辩护律师以及家属、当地居委会、区司法局、社工组织等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 , 对刘某菲实施缓刑的可能性进行了听证 。
社工代表陈述了刘某菲回到社区矫治的可能性 , 承诺会每周上门两次 , 会同刘某菲的亲属、社区居委会一起帮助和管教她 。
面对刘某菲的犯罪事实和家庭的特殊情况 , 究竟是关进监狱还是在社会矫正 , 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她的教育改造呢?
代表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 支持的和反对的都有充分的考量和理据 。
5法院在听取了多方意见后 , 于2015年12月2日作出了一审判决:刘某菲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 缓刑五年 。
之所以判得比较轻 , 是因为她是未成年人 , 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 并且得到了被害人父亲的谅解 。
主观动机不太恶劣 , 再结合被告人心智不成熟 , 具有较好的悔罪表现;且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特殊 。 其亲属愿意对其加强管教 , 所在的居委会也同意对被告人进行管教 , 希望她尽快回归社会 。
应该说在刘某菲父母监督缺位的情况下 , 当地居委会和社工组织主动承担起对刘某菲的帮教工作 , 并提供了翔实的社会矫正方案 , 最终打消了法院的顾虑 。
我们经常说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的错!
面对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犯罪者 , 刑罚除了惩罚功能 , 更大的意义在于教育和挽救 。
社区矫治的方式无疑更好地体现了这一法律精神 , 而对适用缓刑的未成年人犯 , 通过引入社工等社会力量 , 填补或者代替家庭和基层组织在帮教方面的不足 , 帮助犯错的孩子重回正途 。
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推荐阅读
- 广东广州,一位老人到某餐厅花了12元吃了一顿饭,饭后准备拿出100元结账
- 广东广州:保姆被辞退后上门闹事,孩子被保姆揪住头发,雇主也被保姆打伤了!
- 碧桂园割肉,九毛九接盘
- 2008年,河南保安娶26岁美国女硕士,生下混血宝宝,如今怎样了?
- 广州女子网购一个差评,引来上千条验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