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巴丹吉林沙漠中最大最深的湖泊 , 当属诺日图乃 。 它最大水深26米 , 水域面积为147平方公顷 , 湖面宽广 , 微波涟漪 , 夕阳西下 , 沙丘金红色的光彩被倒影在水中 , 美轮美奂 。
只是科学家们关于湖泊形成的原因一直都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说 , 沙漠昼夜温差大 , 温度降低使得大气降水和露水都冷凝到了沙中 , 才形成了湖泊;
也有人说 , 这些水是很久以前气候湿润时期的残留;
还有人认为 , 水源也许来自雅布赖山或祁连山的断裂带 。
但从巴丹吉林中的湖泊中发现的很多钙华让科学家猜测 , 这些水应该是从地壳深处溢出来的深循环水 , 因为温度较高且稳定 , 这才在通过石灰岩地区时带来了溶解的碳酸钙 , 然后随着水升到地表 , 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下 , 碳酸钙才沉淀成了钙华 。
2014年 , 根据河海大学地球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提出的地下水深循环理论 ,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 打下的8口井 , 每昼夜有将近1万平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薄而出 , 且都符合国家的饮用水标准 , 富含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
泉水喷涌 , 浪花若莲
除了沙峰和湖泊外 , 巴丹吉林沙漠的五奇还剩下三个:奇泉、鸣沙和古庙 。 而其中 , 奇泉最令人匪夷所思 。
大部分的泉眼、以及奇特风景都集中在一个叫音德日图的海子 , 这里号称有108个泉眼 , 其中 , “磨盘泉”就在一块破水而出的大石头上 , 石头约有1米多高 , 3平方米大 , 宛如磨盘 , 上面泉眼密布 , 泉水披挂而下 , 清冽甘甜 , 被奉为“圣水” 。
而在一个叫庙海子的盐水湖边 , 有一个如碗口粗的泉眼 , 伸手探不到底 , 里面还有透明的虾 , 就连随着喷泉翻动的沙都晶莹剔透 。 庙海子湖含盐量极高 , 可是里面却有一个淡水泉眼 , 每当寺庙诵经 , 就会有泉水流出 , 称之为:“听经泉” , 随着诵经声停 , 泉水也会停下来 , 宛如一个加了声控开关的喷泉 。
在海子的北部还有一处泉眼 , 水柱能有脸盆大 , 水面上浪花翻涌 , 宛若莲花开放 。 当地人多年前曾在泉水周围修建了围堰 , 打算建个池塘 , 但沙漠中没有土石 , 沙子堆砌的围堰撑不住水的压力 , 只能被泉水荡平 , 什么也没有留下 。
沙漠里的故宫——巴丹吉林庙
在庙海子旁 , 还有一座建于乾隆年间(1755年)的藏传佛教寺庙 。 这座汉藏混合的建筑庄严肃穆 , 幽静典雅 , 背靠沙山 , 面朝湖水 , 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标 , 也是沙漠中唯一建造后一直保存至今的寺庙 , 被称为“沙漠故宫” 。
这里是牧民们心中神圣的殿堂 , 也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的活动中心 , 传说寺庙由无数能工巧匠 , 以雅布赖山和天山的石头为栋梁和基石建造而成 。 墙壁上绘满了佛教题材的壁画 , 也供奉着许多佛像 。 周边地区虽然人烟稀少 , 但常年香火不断 。
在寺庙外还屹立着一座白塔 , 和黄沙、蓝海、绿洲一同组成巴丹吉林中独特又靓丽的风景 。
世界鸣沙王国 ,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 , 这里的沙山经常会随风而鸣 , 有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 , 中心区均为相对高度在200-500米的鸣沙山 。
“鸣沙” , 是一种由上层运动的沙粒与下层固定的沙层之间摩擦而产生的一种弹性波所引起的现象 。 在不同的地方 , 鸣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当你行走在巴丹吉林的沙漠上时 , 经常能听到脚下的沙山发出雷鸣般的隆隆响声 , 宛如无数飞机一起轰鸣 , 声音能响彻数公里 , 因此巴丹吉林沙漠也被称为“世界鸣沙王国” 。
巴丹吉林沙漠 , 生活着24户100多个牧民 , 他们世世代代与沙漠同生 , 创造了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大漠生态文化 。 以湖泊和沙窝为基 , 用智慧与虔诚为根 , 构成了一个个创造生命奇迹的生物圈 。
如今交通发达 , 巴丹吉林沙漠地质公园也免费开放 , 有美景、食物、水源和信仰相伴 , 你愿意在沙漠里生活吗?
参考文章:李明森.探访巴丹吉林沙漠[J
.自然杂志.2007(05)牛震敏王乃昂温鹏辉苏贤保于昕冉张文佳.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对浅层沙含水量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2242(02)巴丹吉林——百度百科
推荐阅读
- 黄山风景区|山东这地,藏不住了!去了N次,还是被惊艳到
- 济南|遗世而立的格聂神山
- 旅行|一卡游郑开!这份出行攻略请收好
- 高峰|不是黄山!不是宏村!这个皖南小众秘境太惊喜,仿佛闯入绿野仙踪
- 旅行|沙漠旅行,在一望无际的沙海中驰骋,来一场自我的挑战
- 长沙|崇明这座公园,一天玩不够!
- 绥芬河|新湖南 新旅游·清凉游丨齐云峰上结“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