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买巧玲看着煤渣高兴的时候 , 一阵急促的呼唤声将她拉回了现实:“王玲霞 , 王玲霞 , 我们还得上劳动课 , 你怎么在这儿忙着捡煤渣呢?”
听到同学们的呼喊 , 买巧玲心中不由得一阵狐疑 , 自己又不认识这些同学 , 她们叫自己做什么?
同学们见王玲霞没有反应 , 也都一股脑儿的围了上来 , 等买巧玲表明身份后 , 众人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 知道是自己认错了人 。
就在大家准备四散离开的时候 , 其中一名同学呆呆地喊了一句:“你真的不是王玲霞吗?你跟王玲霞长得可真像!”
无独有偶 , 就在买巧玲被认错后不久 , 王玲霞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 。 就在新学期开学后不久 , 王玲霞所在的洛铁二中便转来了一位名叫刘俊丽的新同学 , 正巧合的是 , 刘俊丽曾经还跟买巧玲是同班同学 。
一天做课间操时 , 刘俊丽像往常一样风风火火的往操场赶 , 当她穿梭在新学校的甬路上时 , 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
当刘俊丽定睛一看时 , 赫然发现走在她旁边的就是自己的老同学“买巧玲” 。
“他乡”遇“故知”的刘俊丽自然是异常欣喜 , 拉着“买巧玲”的胳膊便要跟她叙叙旧:“买巧玲 , 买巧玲 , 你也转到二中来了吗?”
但让刘俊丽感到奇怪的是 , 被自己拉住的这个“买巧玲”在见到自己这个老同学时非但没有半点喜悦之情 , 反而脸上带着一种被人冒犯到了的愠怒 。
果不其然 , 被刘俊丽拉住的这个女生并不是老同学买巧玲 , 而是新同学王玲霞 。 意识到自己认错人的刘俊丽不由得一阵尴尬 , 脸上像发烧了似的红的滚烫 。
但王玲霞在听完刘俊丽的解释后却非常大度 , 表示自己还真想见一见她口中的这个买巧玲 , 看看她是否真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 。
听到王玲霞如此善解人意 , 刘俊丽也立刻来了精神 , 表示自己一定会把买巧玲给带过来 , 让两人好好的见上一面 。
在同学们的牵线搭桥下 , 买巧玲跟王玲霞相遇了 。 当两人见到第一面时 , 这两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不约而同的“哇”了出来 , 感叹世界上竟然真的有跟自己如此相像的人存在 。
经过一番相互了解后 , 买巧玲跟王玲霞也不由得开始感慨起命运的神奇 , 尽管两人年纪相仿 , 一个住在洛阳瀍河西的市区 , 一个住在洛阳瀍河东的农村 , 中间只隔着一条浅浅的瀍河 , 但两人却在过去的14年中从未见过一次面 , 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
尽管是初相识 , 但买巧玲和王玲霞却像是旧相识一般 , 彼此拉着手都有说不完的话 。 在得知两人都是被新家庭收养过来的时候 , 买巧玲和王玲霞的心更是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
“你们两个长得这么像 , 还都是从上海来的 , 命运都是一样的 , 拜一个干姐妹吧!”在同学们的起哄声中 , 王玲霞竟认认真真的跟买巧玲一起核对了八字 。
在发现自己户口本上的生日只比买巧玲大了不到半年后 , 王玲霞郑重的对买巧玲说:“从今以后 , 我们就是干姊妹了 , 我是姐姐 , 你是妹妹!”
尽管两人同被收养 , 但两人在新家庭中所受到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 收养王玲霞的家庭住在城区 , 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是一等一的好 , 为了让女儿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 , 王家父母更是把女儿送进了全市最好的洛铁二中 。
但妹妹买巧玲却远没有王玲霞那么幸运 , 如果只是家庭条件苦了点 , 那买巧玲绝不会有半点怨言 。
真正让买巧玲难以接受的 , 是新家庭中哥嫂对自己的特殊态度 。
尽管长大后的买巧玲乖巧懂事 , 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减轻家庭负担 , 但买巧玲的嫂子却始终把买巧玲当成了眼中钉和肉中刺 , 认为买巧玲的出现损害了她在买家的利益:“你又不是买家人 , 怎么还不从买家滚出去!”
在嫂子的斥责和打骂中 , 买巧玲度过了一个令她感到窒息的童年 。 在这些日子中 , 买巧玲虽然承担了家中的大部分家务 , 但却得不到一份可口的餐食和一件整洁合身的衣服 。
王玲霞在发现买巧玲缺少合身的衣物后 , 连忙一路小跑赶回了家跟自己母亲商量:“妈 , 我能拿几件衣服给我同学买巧玲不 , 她跟我一样都在长身体 , 却没有件合身的衣裳!”
听完女儿的诉求后 , 心善的王家母亲不仅没有反对 , 而且还主动帮女儿挑了几件衣服出来 , 让女儿把衣服给买巧玲带过去 。
当买巧玲穿上姐姐王玲霞带过来的衣服时 , 不由得又哭又笑 , 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现在激动的心情 。
推荐阅读
- “痴傻成这样不忘给娃喂饭”河南女人带孩子街头流浪,行人感慨
- 世界动物日,赏兔恰逢时!
- 河南开封,一对情侣在一景区内产生了争吵,吃瓜群众:这可比风景好看多了!
- 小贼刚成年就连偷北京多家住户!可惜犯下“低级错误”,终被刑拘
- 姐姐挣钱帮弟弟还赌债,母亲不仅不帮忙,反责怪姐姐钱太少
- 吴正莲:A级通缉人贩,当地人眼中的好媳妇,却从不让婆家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