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 不仅可以用在科学研究 , 还可以用于实际应用 。 比如将 FAST 跟主动雷达配合的话 , 将有可能在一千公里级轨道上看到毫米级水平 , 即观测到地球同步轨道上 50 毫米范围内的物体 。 要知道现在航天发射任务都依赖于碎片的通量模型 , 需要躲开碎片 , 找到合理的发射窗口 。 但是此前通量模型都是用国外的模型 , 但是有了 FAST , 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自主可控的通量模型 。
此外 , FAST 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近地天体预警 。 比如 2019 年 , 有一个小行星在地月六分之一距离与我们擦肩而过 , 人类之所以没有测到 , 是因为它来自太阳的方向 , 强烈的太阳光让我们无法清晰地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到小行星 。 但是如果用射电波段去观测的话 , 就有可能更早的把它探测到 , 所以它将来将会是一个近地天体防御的重要的战略支撑 。
未来 , FAST 还会带给我们无数的想象 , 比如在 FAST 上加个发射装置 , 又能做更多好玩的事情 , 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天眼”给我们带来更多新奇的东西 。
最后 , 让我们向“中国天眼”的建造者们致敬!
本文根据 FAST 总工程师姜鹏在星空讲坛的演讲整理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推荐阅读
- 遇到大暴雨,中国天眼会成“汤锅”吗?让你见识什么叫高科技
- 如果牛顿在世,他可以获得多少次诺贝尔奖?
- 沉没海底的“姆大陆”,酷似外星文明,科技或领先人类上千年!
- 夜明珠在夜晚亮度如何?
- 高辐射的影响?切尔诺贝利的青蛙变黑了,科学家:进化在发挥作用
- 为什么到现在人类还没有找到外星人?可能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
- 今天诺贝尔奖颁奖:获奖的是中国科学家的老师
- 莽撞新生操作不当,炸瞎他一只眼睛,他用独眼豪夺两次诺奖
- 从科学角度讲,人在死去的一瞬间,他能知道自己死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