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大奖授予新发现:好色是进化的原动力,杂交让人类更聪明?( 二 )


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解读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对斯万特·帕博获奖评价是:他通过揭示当今人类与已经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 , 为探究什么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人类奠定了基础 , 并由此开创性的催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学 。

这就是说 , 正是因为古人类种群之间的杂交 , 才有了现代人类的独特和文明 。
【诺贝尔大奖授予新发现:好色是进化的原动力,杂交让人类更聪明?】斯万特对丹尼索瓦人的研究始于2008年 。 这一年 , 科学家们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中 , 发现了一块4万年前的指骨碎块 , 研究发现这块指骨属于一位小姑娘 , 科学家们把这个女孩称为“X女孩” 。
令人欣喜的是 , 这块指骨碎片中竟含有非常完好的基因组 , 而且足足提取出了10毫克高质量DNA 。 斯万特带领自己的团队 , 于2014年完成了对指骨基因的测序 , 发现“X女孩”是之前从未发现过的一种全新人种 , 被命名为“丹尼索瓦人”(后文简称“丹人”) 。

这个发现轰动了世界 , 被2012年12月21日的《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 研究发现 , 丹人虽然与智人和尼人同源 , 但在100万年前就隔开了 , 他们同属于一个祖先~古老的海德堡人 , 其母系可能为先驱人 。
这些丹人在30万年前出现在东北亚一带 , 中国大地也留下了他们的许多遗迹 。 他们经过了8万年的生存斗争 , 淘汰了“土著”的直立人(就是周口店出土的北京猿人种群) , 成为这里新的“土著” 。
我国发现的28万年前的金牛山文化、20万年前的大荔文化、13万年前的马坝文化、以及10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 , 都留有这些丹人的活动遗迹 。 这些遗迹原来一直被认为是早期智人文化 , 现在应该被更正为丹人文化 。

但灿烂的丹人文化在2~3万年前消失了 , 最后的踪迹在西伯利亚平原 。 研究认为 , 丹人消失的原因很可能和尼人一样 , 是非洲智人大迁徙所致 。 这些已在此生存了几十万年的“土著”丹人 , 在与更聪明更众多的智人竞争中衰败下来 , 凋零的残余被赶到了苦寒的西伯利亚 , 最终灭亡了 。
一些研究认为 , 在残酷的种族争斗中 , 尼人沦落为智人的食物 , 或许丹人的命运也一样 。
但相互猎杀并不妨碍这些人类祖先们继续好色 , 啪啪羞羞依然在不同地域和环境进行 , 不管是被掳掠为性奴方式还是爱情的柔情蜜意 , 反正留下了许多人类的混血后代 。 基因无法欺骗 , 在某些今天的人类族群中 , 丹人的基因表达甚至比尼人还高 。

这种关系首先出现在美拉尼西亚和东南亚等地域的人群中 , 个体携带的丹人基因高达5~6% , 在澳大利亚土著中也达到4% 。 通过对中国藏族人的基因分析 , 有一个片段在其他人类身上无法找到 , 经过测序对比 , 确认这个基因源自丹尼索瓦人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藏族人的基因有94%来自现代人种 , 有6%来自已经灭绝的丹人 。
同时 , 通过对藏汉民族各自EPAS1基因分析 , 两个民族在5500年前拥有共同祖先 , 分离发生在2750~5500年前 。 丹人种族灭绝于2~3万年前 , 因此可以推断 , 汉人的血缘中 , 应该和藏人一样 , 带有丹人的基因 。
不过我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研究结论 , 只是从逻辑上做出的推测 , 仅供参考 。 丹人基因肯定对人类后代产生了影响 , 这些影响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时空通讯没有找到这方面的报道 , 相信科学家们还在深入研究中 , 不久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披露 。
斯万特·帕博的发现和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斯万特·帕博的研究 , 揭示了一种新的古人类存在 , 以及他们与现代人的关系 。 并且通过他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 包括从化石中提取、测序、绘制古人类的基因组草图 , 分析所有现代人类和已灭绝人种的基因差异 , 为探索现代人类是怎样成为独特的人类提供了基础 。

由此 , 建立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 。 这门学科将为未来古人类研究以及人类进化史研究 , 甚至古生物进化的研究 , 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 。 可以预见 , 在未来大学的教科书上 , 将添上这样一门新的学科 。
通过对斯万特·帕博等许多科学家的诺贝尔奖获奖解读 , 我们可以更了解诺贝尔科学奖项的魅力和贡献 , 这些奖项所表彰的成果 , 都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科学大事件 , 对人类文明前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
对此 , 各位有什么看法 , 欢迎讨论点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