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猜对了开局却输了结局,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策略为什么走向失败?

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在襄阳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中,咨询以当时之事,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从此以后,刘备集团沿着《隆中对》的路线,进行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后世对此评价很高 。
诸葛亮|猜对了开局却输了结局,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策略为什么走向失败?
文章图片

然而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划,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但始终未能兴复汉室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何成功?又为何失败?
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统一了北方,积极准备挥戈南下,实现统一中国的计划 。面对着这个新的形势,南方的割据势力,如盘踞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都是无能之辈,只图保持土地,苟安下去,在强大压力下,颇有归顺曹操的心思;孙吴占有江东,凭借天险,有相当实力,并力图向西扩展,吞并荆襄,进窥益州,但却无力单独与曹操抗衡;流亡在江南依附于刘表的刘备,雄心很大,想以复兴汉室的名义兼并天下,但实力很小 。对于孙权与刘备来说,首要问题是挡住南下的曹操大军,先造成势均力敌的局面,然后逐步实行各自的“霸业” 。因此,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隆中对》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来的 。
《隆中对》在肯定当时的形势是曹操、孙权都有相当实力,既不可与之争锋,更不可卒图 。刘备必须先据有荆州,站稳脚跟,与曹孙鼎足相峙,然后再东结孙吴,西取益州,从荆襄与秦川形成对曹魏的钳形攻势,最后统一天下,成就霸业 。
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刘备应该效法先祖刘邦,先占有巴、蜀、汉中,再夺取关中,最后从关中出函谷关平定中原 。这是一套曾经成功过的策略,而且成功者正好是自己的先祖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诸葛亮还提出了从荆州取道宛城,挺进洛阳,两路夹攻的捷径,令刘备感到胜利在望,汉室复兴在即,为此满怀信心,跃跃欲试 。
诸葛亮|猜对了开局却输了结局,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策略为什么走向失败?
文章图片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后,随即加入刘备集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传》),从此开始了他从事政治、军事斗争的一生 。他辅助刘备,贯彻《隆中对》路线,取得许多重大的胜利,直至以益州为根据地,建立稳定的蜀国 。但他始终没有达到复兴汉室、成就霸业的目的 。
然而,三国中,蜀汉是最早灭亡的,所以,到底,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隆中对”出了什幺问题?
诸葛亮从27岁在隆中为刘备献策,到47岁在成都写出师表,二十年环境的变化也使诸葛亮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对他而言,建立蜀国,是为了一统天下,再求长治久安之道,而不是为了让汉室江山破碎,诸王诸侯各行其是 。为此,诸葛亮决定取道汉中,出师北伐,实现当年自己的谋划 。
但是,蜀汉内部出了问题,而且很严重!
第一个问题出现在帝二代——刘备的儿子刘禅身上 。后主刘禅没有继承父志的意图 。
第二个问题出现在诸葛亮身上 。自古“关西出名将、关东出名相”,诸葛亮属于出身关东的“相才”,虽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却不是带兵出征的将才,因为人才匮乏才不得自己亲征北伐 。
诸葛亮|猜对了开局却输了结局,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策略为什么走向失败?
文章图片

【诸葛亮|猜对了开局却输了结局,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策略为什么走向失败?】第三个问题出现在蜀人身上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富饶,但蜀国人并不好战,“以和止战”声音长期占据主流 。在这种情形下,诸葛亮想要鼓舞蜀国内的“益州集团”,全力取得关中,自然不易 。在蜀人看来,“投降曹魏”也是不错的选项,诸葛亮的北伐不得人心不如趁早和魏国谈和,免得为了战争而生灵涂炭,劳民伤财 。
就这样,刘禅投降后,被送到洛阳,受封为安乐公候 。据说,有一次在宴会中,听到蜀乐,许多旧蜀大臣都忍不住流泪,但曾经做过帝位的刘禅被问到想念蜀国吗?他却回答自己在此“乐不思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