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去营地露营成“冤大头”?来听听营地老板怎么看营地生意( 三 )


营地运维中人工成本占据了较大部分 , 司南的营区共有30多名员工 , 负责营区环境维护和待开发区域的拓荒工作 。 员工工资、运维物品采购再加上露营设备折旧 , 营区每月的运维成本在10万元左右 。
相较于高昂的运维成本 , 营地的散客门票收入就略显单薄 。
回本难背后的营地生意是一个淡旺季非常明显的生意 , 甚至一周之内都有淡旺之分 。 今年8月北京最热的时候 , 司南营地的顾客屈指可数 , 平时周内也几乎没有顾客光顾 。 不过 , 每月所需要支出的运维成本并没有因此缩减 。
更早入局的张学在营地的配套设施和项目安排方面已经相对完善 。 张学透露 , 由于营地使用设备较为昂贵 , 再加上户外使用损耗率高 , 像帐篷、天幕这类的设备几乎每半年就需要更换一次 。
在张学看来 , 步入2022年后 , 纯营地概念的1.0版本营地生意越来越难盈利 , 如果营地仅是满足消费者住宿、打卡和体验的需求 , 随着新入局者的增加 , 可替代性只会越来越强 。
1.0版之后 , 营地生意未来路在何方?
今年国庆 , 佳佳和小静两人体验了“营地天使(帮助顾客定制露营活动的人)”服务 , 所有露营安排均由主理人一手包办 , 活动内容在微信群中提前沟通 。 在主理人的引导下 , 佳佳两天一夜的露营经历充实又轻松——班车接送 , 无须自己搭建露营装备或清理餐后卫生 , 飞盘、手磨咖啡、狼人杀游戏、彩绘、冥想、烧烤、唱K等各项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 。
傍晚夜幕降临 , 周围环境安静下来 , 佳佳一群人围坐在草坪上听音乐、泡茶、喝酒 , 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放松时光 。 到了睡眠时间 , 营地开始宵禁 , 帐篷内电热毯、气垫床早已准备完毕 。 第二天 , 她们又被草地的清香和阳光唤醒 , 一夜过后 , 身心的疲惫感消失殆尽 。
首次露营即获得良好体验感的佳佳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 自己以后还会选择露营作为假期放松活动 , 不过 , 可能会换家营地体验 。 在询问露营满意度时 , 小静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 “哪个营地不重要 , 只要服务好能省心就可以” 。
1.0版之后 , 体验性质较强的轻奢露营正悄然兴起 , 不过其面临着上述复购难的问题 。
在各大露营地 , 烧烤、飞盘、露天电影、儿童游乐项目似乎已经成为标配 , 易于复制和模仿的营地服务项目遍地开花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在营地情况和配套项目大同小异的情况下 , 大部分人更乐意每次选择不同的营地露营 。
北京星谷营的唐昊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 在轻奢露营体验式消费的性质下 , 想要提高复购率只能在内容上下功夫 , 首先要有一些营地特色项目 , 然后还要让顾客每次来都能体验到新项目 , 最后还要在项目内容深度方面深耕 。 他解释 , 以飞盘为例 , 很多营地都会提供这类项目 , 而且基本都是新手教学、团体对抗赛这类形式 , 这就属于浅度内容 , 但在营内教育这块 , 这门课起源于国外 , 包括简单户外探索、求生、植物昆虫识别和观星等多种类别 , 本身就是比较深度的内容 。
随着北京降温 , 司南的营地开始了冰雪项目的搭建工作 , 他还表示 , 来年春天营地会移植一些鲜花 , 供顾客欣赏 , 如此一来 , 顾客每隔一段时间过来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露营风光 , 接触到与时俱变的营地活动项目 。
张学则认为 , 做营地生意本质上就是做户外活动生意 , 营地只是一个载体 , 他可以和更多的爱好结合 , 带动整个户外行业的发展 , 也即是现在流行的“露营+” 。 从事十多年户外行业的张学在最初创办营地时就比较注重营地户外内容运营 , 除了常规营地项目外 , 他的团队还能提供动力冲浪板、动力水翼、仿真攀岩道、岩降等特色项目 。 此外 , 张学表示 , 自己的团队从2012年开始做户外行业至今积累了不少经验 , 具有持续性内容输出能力 , “营地全年都是有内容的” 。
除了小而精的特色营地打造外 , 在资本市场 , 一些国内营地品牌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
目前 , 营地行业头部品牌之一大热荒野已在北京、嘉兴、珠海、三亚等二十多个城市完成了自营营地布局 , 并对外营业 。 营地管理也偏向于规模化、标准化 , 比如全国的大热荒野营地都使用相同的户外装备 , 餐饮套餐也保持全国一致等 。 公开资料显示 , 2021年 , 大热荒野连续获得两轮超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 由小恐龙基金、惟一资本、牧高笛等投资机构及公司联合投资 , 资金主要用于营地扩展、市场运营和户外装备用品业务线尝试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