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探秘人体死亡的瞬间经历,窥探到了宇宙的真相?( 二 )


3.到达“某个地方” 。 一般这是一个美好的场所 , 犹如宗教中所指的“天国” , 这时形成濒死体验的高潮 。 在这个地方人们体验到瞬间四周静悄悄 , 孤独寂寞;或是听到“赶快回去 , 履行生的义务”的声音;或是高兴地与祖先或亡友相会 。
4.回归肉体 。 在濒死状态下做这样一连串体验的人们 , 最终“灵魂”急速或缓慢地回归自己的躯体 , 直到身体恢复意识 。 事后 , 有的人还清楚地记忆起全部过程 , 也有人遗忘了这部分的记忆 。

1982年 , 萨鲍姆公开了其近5年的濒死体验的研究 , 在其写的《死的回想》一书中把濒死体验分为三类:一类是自体幻视的濒死体验:另一类是超越的濒死体验;再一类是组合的濒死体验 。 第一类是原来所谓的肉体脱离 , 看到自己身体的体验;第二类是上述2~4的体验者;第三类是体验濒死的全过程 。 萨鲍姆指出 , 本世纪以来科学家的研究仅局限于肉体脱离的体验(OBE) , 它只是潮死体验的一部分 。 目前 , 对OBE现象的存在已确凿无疑 , 问题是其本质是什么?何以人在弥留之际容易引起OBE现象?
英国布里斯托尔医科大学的心理学家布莱克默把OBE溯潭到出生体验 。 她认为通常分娩时 , OBE中出现通过隧道的体验 , 相当于从产道出来时的体验;“声音或振动’是母体的血流声音或与产道摩擦的声音;“与光的遭遇”则是从产道分娩出的瞬间与光的接触 。 这种原始的胎儿的强烈体验 , 成人后 , 特别是在濒死状态时 , 再出现强烈的重现也似乎是有可能的 。 至于其他更多的濒死体验 , 至今还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谜 。
所以 , 对于死亡后究竟是怎样的?濒死体验是否是迷信?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后 , 才能明白 。 虽然我们的生活应该建立在“证据”之上 , 却也不得不承认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 在那之前 , 我们不该轻易去否认任何事 , 也必须要对死亡保持足够的敬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