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移居小城镇的年轻人,后悔了吗?( 二 )


飒飒妈告诉我们 , 她没想到大理既能零距离接触绿水青山 , 又能体验三里屯那样的精致轻奢生活方式 。 已经住了一年的飒飒妈对大理轻车熟路 。 她知道什么时候有当地的农产品市场 , 在那里可以买到新鲜有机的蔬菜 。 她也知道和她一样从城市来的朋友 , 会在哪里聚集 , 在哪里可以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 她能找到台湾朋友开的手工咖啡馆 , 也会在山里的寺庙吃一顿素斋 。 周末 , 开车带儿子去洱海环游 , 或者周末住在喜洲这样的古城里 。
在苍山上、洱海畔和伙伴们玩耍 , 肆意欢笑 , 飒飒的童年是扎扎实实 , 又真真切切的 。 飒飒妈告诉我们 , 在大理的朋友不少是为了孩子移居来的 。 这里不仅有北京来的 , 还有上海、济南、郑州等地的“新移民” 。 大理的教育虽然不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 但这里却有国内很多顶尖的艺术家 , 美院的年轻画家、演奏家、舞蹈家……他们边生活边传授自己的所学 , 加上孩子们每天接触大自然 , 飒飒妈相信这里反而会孵化出未来伟大的艺术家 。
在小红书上 , 博主@艾薇姐姐X置顶了自己移居的一条视频 , 在视频里她自我介绍 , 35岁带娃逃离北京 , 在北京生活了4450天 , 和家属用5分钟时间做了一个决定 , 卖掉北京的房子 , 移居苏州 。
1127公里 , 162件行李 , 大学毕业后的这些年 , 在北京工作 , 结婚 , 买房 , 定居 , 直到孩子出生后 , 才开始认真思考 , 自己想要生活的城市 , 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在对比了几个城市之后 , 坚定选择了苏州 。 在视频里 , @艾薇姐姐X表示全家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 从生活成本到孩子的教育 , 都比北京有优势 , 也更适合他们 。 而且 , 她还轻松拿到了苏州户口!
从这两个女生的选择种不难看出 , “教育”和“松弛感”是女性选择移居的重要指标 。
财富自由是相对的 , 心灵自由是绝对的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曾发表文章表示 , 当某地没有充足就业空间的情况下 , 人口就会进行转移以寻找发展空间 。 当省内大城市发展起来 , 人们能找到足够就业机会 , 就不需再跨区域就业 。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判断 , 人口迁移流动 , 也会受到个人或家庭生命周期的影响 。 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 , 进行居住环境的调整 。 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到一定阶段 , 人们的迁居需求也出现不同的分流 , 而近年来出现的逃离北上广现象不难看出 , 年轻一代正从向外求 , 转向向内求 , 寻求自我内心的满足感 。
最近的一则新闻 , 侧面印证了“生命周期”理论 。 新闻中 , 黑龙江鹤岗的一位25岁小姐姐称为逃离大都市 , 在鹤岗花1.5万元买房定居 。 她表示 , 本来准备躺平 , 却意外开启幸福生活 。
来到鹤岗后 , 她全款买了46平的房子 , 又花了不到5万元进行了全屋装修 , 最让她意外的是 , 只花1000元就请到了保姆 , 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升 。 新闻中提到 , 这个女孩的工作可以在线上进行 , 白天基本用来睡觉 。 她专门找的夜班保姆价格很便宜 , 阿姨晚上8点到家给她做一顿饭 , 顺便打扫卫生 , 而她自己则在晚间开始工作 。
女孩告诉媒体记者 , 她的征信记录被她妈妈弄得很差 , 没办法正常贷款买房子 , 而鹤岗的房子 , 便宜到她可以全款买下 。 目前 , 她十分满意自己这次移居决定 。 鹤岗有满足生活的所有商业消费 , 在鹤岗买房后 , 没有房贷压力 , 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
人在不同的阶段 , 对生活存在不同的向往 。
移居成都的文斌 , 今年也只有32岁 , 这个郑州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创业成功 , 仅用三年时间把一家公关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 。 然而 , 长期高负荷工作让他患上严重的失眠和焦虑症 , 他的公司被大厂收购后 , 文斌没有选择在上海置业 , 反而买了一套成都的房子 。
文斌告诉文娱价值官 , 选择成都首先是为了调养身体 , 同时也让自己在慢节奏的城市重新找回内心的平衡 。 成都的房价比较合理 , 全款买房后他仍然有一些生活费 , 足够两年内不工作的费用 。
在成都 , 文斌每天早睡早起 , 换着餐厅吃美食 。 “以前在上海 , 在外面一顿饭怎么也要200、300元 , 成都不到100元能吃到很好了 。 ”他现在还办了健身卡 , 理疗卡 , 经常和朋友去周边旅游景区自驾游 , 或者在茶馆里聊天 。 这种“无所事事便天黑”的日子 , 把文斌丢失的睡眠 , 一点点又找了回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