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背道而驰决定性别的方式( 三 )

  • 把卵产在蚜虫身上的烟蚜茧蜂;
  • 把卵产在夜蛾幼虫上的中茧蜂;
  • 把卵产在粉蚧中的跳小蜂 , 这是一种性别决定方式为“父本基因组消除型”的寄生蜂 。
  • 寄居在榕树果实中的垂叶榕金小蜂 , 这种寄生蜂没有翅膀的是雄性 , 带有翅膀的则是雌性 。

  • 图源:全网|图解:烟蚜茧蜂寄生蚜虫(左上)

    图源:全网|图解:中茧蜂寄生夜蛾幼虫(右上)
    图源:全网|图解:跳小蜂寄生粉蚧(左下)
    图源:全网|图解:垂叶榕金小蜂寄生榕果(右下)
    由于寄生蜂都有寄生这一特性 , 如果它们寄生的寄主是对农业、畜牧业有害的虫子 , 那么虫子数量的减少对农作物和畜牧业是十分有利的 。 比如
    斜纹夜蛾是一种对农业有害的害虫 , 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
    丽蝇会将自己的卵产在马牛羊的伤口上 , 孵化后的丽蝇幼虫会啃食它们的伤口 , 有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生病 , 病情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丧生 。 利用蝇蛹金小蜂将卵产在丽蝇蛹里的特点 , 可以有效地减少丽蝇的数量 , 这样一来马牛羊就可以健康地成长 。
    • 蝇蛹金小蜂的性别决定机制
    蝇蛹金小蜂具有“单双倍体性别决定”的特性 , 这是由雄性决定受精卵胚胎发育成雌性的发育机制 , 雄性性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决定为雌性性别的基因 , 恰恰是这个基因能够决定性地让受精卵生长发育成为雌性蝇蛹金小蜂的关键钥匙 。

    图解:蝇蛹金小蜂的性别决定机制
    黄姤结语·决定性别新机制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是能够实现只产下雌性的寄生蜂 ,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以蜂治虫的效果 。
    昆虫当中有“XX/XY型”、“ZZ/ZW型”、“父本基因组消除型”以及“单双倍体性别决定”四种性别决定类型 , 对于昆虫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元化的类型 , 目前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
    有一些科学家猜测是昆虫本身遗传物质的不稳定导致的;有一些科学家猜测昆虫本身就存在遗传物质的冲突;还有一些科学家猜测这是昆虫遗传物质的特异性;也许每一种猜测都是昆虫产生决定性别新机制的可能 。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 , 无论昆虫拥有哪种机制 , 它的目的肯定是出于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所属的物种变得更加多样性 , 更加适应大自然 , 更加容易生存 , 更加有利于后代的繁衍 。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 , 是什么力量在背后推动决定性别新机制的产生 , 这就需要科学家在相关领域做出更多的研究了 。

    图源:网络|图解:雌雄嵌体的昆虫中 , 最著名的就是“阴阳蝶”了——左边翅是雄性 , 右边翅是雌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