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微京科技杨剑波:大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有较大提升空间丨专访( 三 )


丨36氪: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采购外资系统时承担的支出有多大?如果使用国产系统替代 , 可在多大程度上缩减管理成本?
杨剑波:我觉得至少可缩减30%-50% 。
像市场风险管理系统 , 我了解的外资卖给国内银行的价格是几千万至上亿元级别的水平 , 同类型系统微京科技打个对折应该没有问题 。 除此之外 , 我们的系统还将通过赋能前台交易提供更大的经营效益 。
丨36氪:微京科技面对的市场规模有多大?您预测未来公司营收将有哪些构成?
杨剑波:总体来看我们面临一个约4000亿的国内市场 。
具体拆解来看 , 这个市场里面最大的购买方还是银行 。 据统计金融机构在上市公司整体利润结构中的占比大约为50% , 其中银行的体量最大 , 收入规模最大 , 支付能力也最强 。
接下来是保险业 。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在管理上也偏保守 , 如果后续能把保险市场开发出来 , 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
再接下来是券商 , 然后是公募基金 , 我们的购买方主要会是这几类机构 。 此外像信托公司、私募基金等市场也有待开发 。
丨36氪:未来微京科技在各细分业务上有什么样的计划或目标?
杨剑波:我们会继续聚焦在计量分析(analytics)赛道 。
在产品的细分功能上 , 下一步我们会进入到比如衍生品、资产证券化领域进行开发 。
在商业战略上 , 对于外资系统集中的大银行市场 , 后续我们要把大部分外资产品替代 , 并争取覆盖外资也未能覆盖的产品功能 , 比如资产负债管理、CVA等;对于中小银行市场 , 我们要直接“占领” 。
其中 , 我们认为像ABS、MBS这类交易定价工具也面临较大市场需求 。 据我们了解 , 当前包括一些领先的系统性银行在内的机构都需要这方面的定价能力 。 此前雷曼兄弟就次贷等资产证券化产品失去控制 , 最终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走向破产 , 可想而知此类资产的规模有多大、复杂程度究竟有多高 。
尤其在“断供潮”等风波影响的当下 , 住房抵押贷款对银行而言 , 已不再是能够“闭眼”划为最优质级别的资产 。 而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 , 如果风险持续释放 , 银行对这类产品进行打包分解分割买卖的需求势必会提升 , 届时针对MBS等产品的发行、计量系统市场也将迅速扩容 , 这对我们来说正是机遇 。 未雨绸缪 , 这都是我们后面要做的事情 。
【对话微京科技杨剑波:大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有较大提升空间丨专访】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