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北少年看病时心脏上发现铁针,医生:一天被扎十几万次( 二 )


“拍片子的医生说针的位置应该就在心包上 , 情况不容乐观 。 ”医生告诉董立仁的父母 。
董立仁体内的那根离心脏最近的针针尖朝内 , 随着体内血液循环 , 有不断靠近心包的趋势 。

而且由于心脏是不停地在运动着的 , 在旁边的针很可能也会随之位移 。
如果针尖在心脏跳动过程中不慎刺破心包 , 血会持续地在胸腔喷射 , 极其危险 , 很难救治 。
到了这种境况 , 董立仁可能在几分钟内失去生命 。
其实根据医生的观察 , 这根神秘的细针在心脏跳动时 , 就会扎一次心包 。
而从董立仁的心脏彩超图上看也确实是这样 , 他的心脏周围已经有了积血 , 情况非常凶险 。
按照这么算 , 董立仁一天要被针扎上十几万次 , 光是忍受这样的痛苦就非常可怕 , 更何况这样被扎下去 , 董立仁随时就有心脏破裂而死的危险 。

董立仁的情况危急且罕见 , 医生们争分夺秒为此召开了研讨会 , 经过商讨最后确定了手术方案 。
手术取针
医生很快就让董氏夫妇签字准备手术 , 手术室的灯亮起 , 照在门口愁容满面的董氏夫妇身上 。
他们原本没想到儿子的情况如此严重 , 由于两人都很忙 , 一直耽搁着没有带儿子看医生 。
现在的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 让他们悔不当初 , 如果早一点来检查 , 说不定儿子的情况不会这么危急 。
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 只能祈求运气能够眷顾他们家 , 让儿子活下来 。
实际上 , 这场手术难度极大 , 没有人能够保证成功 , 但毫无疑问的是董立仁必须接受手术 , 否则绝无生还可能 。

当医生们打开董立仁的胸腔后 , 发现他的心包已经十分肿胀 , 且颜色发蓝 , 说明里面已经充盈着血液 。
主刀医生切开心包后 , 马上用仪器抽出血液 , 待血液抽出后可以看到容器内足足有850毫升的血 , 都是由于针扎出血不断涌入心包的 。
如果没有及时手术放血、取出异物 , 很快心包就无法承受如此大量的血液 , 心脏必将破裂 。
当血液排出后 , 医生们能够看到那枚“金属针” , 但也能够看到手术非常艰难 。
因为医生们只能勉强地看见一段针的尾巴 , 大部分还埋在心脏之中 。
随着心脏的生理性跳动 , 这枚针仍然在破坏着内部组织 , 导致不断出血 。

这样的情况是医生们所未预料到的 , 他们在会诊时判断这根针应该只会扎在心包上 , 没想到它已经刺穿心包 , 嵌入到心脏里 , 且扎得特别深 。
“左、右心室间有一个室间隔 , 心室穿透 , 也会导致室间隔穿孔 , 进而出现分流 , 造成血液动力系统紊乱 。 ”医生告诉记者 。
如果这根针继续深入戳破室间隔 , 后果会非常棘手 。
幸好 , 经医生们观察 , 那根“针”以斜插的状态刺进董立仁的心脏 , 并不容易同时危及到两个心室 , 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
在经过一系列小心翼翼的操作后 , 医生们终于将这枚“针”取了出来 , 做好了缝合工作 。
手术结束后 , 连医生也忍不住感叹“这东西也太长了!患者没有大碍算是运气很好了 。 ”

这根针状物长达5厘米 , 要是它垂直刺入心脏 , 肯定会将董立仁的心脏刺穿 , 那样能不能保住命就另说了 , 而且看状况 , 这东西在体内大概有半年时间了 。
解决了最艰难的一根针 , 医生们认为剩下的针也应该及时取出 , 以免伤害其他内脏 , 造成意外 。
为了准确确认针的位置 , 医生让董立仁再次拍了片子 。
但片子的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原来不知道为什么 , 其他几根针的位置一直在变动 , 而且由于体积小 , 即使医生连拍了几十张片子还是没确定位置 。
既然电子设备无法检测到针状物的存在 , 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医生们徒手寻找了 。
但这样寻找绝非易事 , 需要医理深厚、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准确找到 。

医生们查找了许久都没有进展 , 本以为要另找办法 。
终于 , 一名外科医生摸到了一个硬块 , 其附近也有类似的物体 , 通过反复确认 , 有很大可能就是这些针状物 。
待董立仁术后休息得差不多了 , 医生们为他再次进行了手术 , 取出还在体内的两根针状物 。 这次的手术难度没有之前大 , 结束得比较快 。
手术完成后 , 董立仁的各项指标都没有大问题 。 医生开始对取出来的针状物进行研究 。
医生们发现目前这几根针状物长短不一 , 有5厘米的也有2厘米的 , 有一头很尖锐 , 通体发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