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泰院,万圣节前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 )


高大的男人还能探头 , 矮个女孩被人流推到前面人身上 , 她的口鼻埋在别人衣服里 , 挣扎着仰头呼吸、尖叫 , 但身边人实在太多 。
前几秒钟她还能恐惧地尖叫 , 后面肉眼可见地呼吸不畅 , 声音微弱 , 神志涣散……
这样的环境下 , 即使口鼻没有被塞住 , 但是在人极度拥挤的环境下 , 人的胸腔也无法起伏 , 最后二氧化碳中毒导致昏迷 , 最后因为窒息缺氧死亡 。
有人听到下面在喊 , “下面有个女孩” , 但在狂欢的氛围中 , 在极度吵闹、极度兴奋的环境下 , 后面听不到前面人的叫喊 , 人流依旧在向前涌动 。

图源:@siraji noorani
在这个5.7米长 , 3.2米宽 , 大约18平方米的斜坡空间里 , 挤了大概300人 。
在伤亡最严重的地方 , 据韩国警方估计 , 有人的身上叠了6至7层……
终于 , 10:15分 , 消防部门终于接到了好几起心脏骤停的电话 , 但是即使警方和消防赶来 , 也无济于事 。
很多人在警方赶来前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 而面对层层叠叠的人墙 , 即使用尽力气“拔” , 里面的人依旧纹丝不动……
警察和消防控制住场面 , 艰难疏散一些人后 , 梨泰院小巷里呈现出地狱一般的景象 。
地上躺着都是人 , 警戒线内 , 消防员和围观群众一起 , 给做着心肺复苏手术;
另一侧的地上 , 遇难者被排列整齐 , 身上被盖上黄色的毯子 , 脚上没有穿鞋;
而在另一角 , 一批鞋子、书包、衣服混在一起 , 等待着不知道会不会再回应的主人;
救护车 , 黄色的布 , 担架 , 哭喊声……
真实的死亡 , 和游客脸上刻意画上的血腥装饰相互比衬 , 一切都显得无比讽刺 。
有当天刚满25岁的男孩 , 原本只是想庆祝自己的生日 , 和朋友一起去了梨泰院 。
从此 , 他再也没有出来 , 永远地停在了25岁 。
有寻找女儿的父亲 , 他原本叫女儿一起吃饭 , 孩子说她和朋友约在梨泰院玩 , 从此就没有了回音 。
他发出的那条“爸爸在梨泰院”的短信 , 至今标记着“未读” 。
19岁的韩国女孩率雪艺 , 原本想和男朋友一起 , 度过服兵役前最后一个万圣节 。
最终男友大哭着给雪艺妈妈打电话 , 说她被压在了人群里 , 他用力拉了她一个小时 , 哪怕用尽全力 , 也无法将她拉出来……

这次踩踏事件的死者中 , 女性有98人 , 男性56人 。
遇难者里甚至有未成年人 , 包括1名初中生和5名高中生 。
这些年轻的男孩女孩 , 都是别人的儿子、女儿 。
他们的青春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 他们都有无限美好的未来 。
只是在这一天 , 鲜活的生命 , 都被画上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休止符 。
他们原本有3次机会可以活下来灾难中原本也有几分生机 。
可偏偏 , 都被忽视了 。
作为“摘掉口罩的第一个万圣节” , 梨泰院的人流密集程度早应该有预期 。
而就在整个梨泰院 , 这个聚集了10万人的活动现场 , 却只布置了200人的警力维持秩序 , 大多数都安排在主干道上协调车辆出入 。
而根据CNN报道 , 韩国内政和安全部长李相明表示 , 周六当天 , 他们预计梨泰院不会有比往年更多的人群 , 于是只派驻了“正常规模”的警力 , 相当一部分的警力被调往了首尔另一区域——那里 , 有人在举行抗议活动 。
警力准备不足 , 是悲剧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 。
悲剧发生后 , 短时间内的旁人的冷漠 , 又断绝了一些人的生路 。
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人绝望求生 , 爬上了路边的灯带 。
还有人翻越栏杆向沿途的酒吧、夜店求助 , 希望能进入商铺躲避人群 。
很很多人都遭到了拒绝 。
中国留学生张欣当时被人潮挤到了台阶的边缘 , 台阶的尽头是一家酒吧的入口 。 她哭着央求酒吧的老板放她进入 , 可老板的回应是:
“酒吧已经停止接待新客人了 , 你们进来会影响生意 。 ”
他在张欣面前关门上了锁 , 还派了两名酒保站在门前把手 。
隔着玻璃门 , 张欣看着酒吧里灯红酒绿 , 谈笑风生 , 还有人拿着手机对外录像 , 酒吧外人们相互拥挤、尖叫、窒息、仓皇求生 。
场面无比讽刺 。
后来 , 张欣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翻墙试图逃离人群进入酒吧 , 酒保却对他们的破口大骂:让你们上来 , 我们就没法营业了 。
他们的对讲机里 , 收到的指令是:“只要上来的 , 都挡在外面 。 如果他们不下去 , 就把他们扔下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