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妻”蜗居桥洞10年,生下两儿两女( 二 )


这就为许金火省了不少力气 , 带着省钱的想法 , 许金火开始收拾这个桥洞了 。
桥洞虽然能遮风挡雨 , 但是本身是石头材质的 , 容易潮湿 , 而且圆拱形的桥底很容易藏污纳垢 , 更不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 于是许金火专门买来了大片的胶合板 , 开始搭建房子的雏形 。

他是工匠 , 妻子也在工地干过很多年的活儿了 , 两人经验丰富 , 做起活来肯吃苦 , 下力气 。
几大块胶合板把房子的顶部撑起来 , 用木柱子固定好 , 再用小块的胶合板把各个屋子搭建起来 , 几块板子一围起来 , 就成了卧室、客厅、厨房 。
考虑到防潮效果 , 许金火还专门买了不少涂层 , 对于需要明火的厨房 , 他也把板子换成了铁皮 , 甚至连排烟的管道都设计好了 。
把房子的雏形搭建好以后 , 许金火把出租房里面的家具设施慢慢地挪到了桥洞里 , 一些大物件比如床、柜子 , 他都直接拆开 , 到地方再重新用钉子拼起来 。

做好了这些还不够 , 生活需要的燃气灶、煤炉都需要重新安置 , 而且放的地方不能有木头之类的 。 许金火与妻子一边商量一边安排 , 终于摆放完整了 。
最后 , 还有一个大难题:没有通电 。 不通电 , 就缺少照明、取暖 , 甚至连做饭、烧水都成了问题 。
当时存在许多私拉电线的现象 , 许金火也属于其中一个 , 他接了邻近一家人的电线 , 按度付费 , 终于在屋子里通了电 。
02 十年桥洞生活 , 有苦有甜做完了这些 , 许金火就尝试性地带着妻子住了进去 。 这个桥洞住起来居然意外得有些舒服 , 比以往的地方要宽敞许多 。
虽然是桥洞里 , 但是坐在卧室 , 完全看不出这是在户外搭建起来的 , 很有家的温馨 。
一家人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挺好 , 便定居下来 , 不用再交付房租 。 从此他们便定居在这里 , 后来 , 许金火的妻子陆续在桥洞里生下另外一对儿女 , 一家六口其乐融融地居住在一起 。

但是几年之后他们才发现 , 其实桥洞的生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 有诸多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 也是桥洞生活永远无法取代租房生活的 。
每到夏天 , 桥洞里面就会有许多蚊虫 。
这个桥底十分潮湿 , 旁边又是各种各样的树木 , 所以非常吸引蚊虫 , 也是它们最爱的温床 。
许金火没办法把桥洞做得密不透风 , 难免会钻进去许多蚊子 。 所以一到夏天 , 整个桥洞弥漫着一股花露水的味道 , 即便如此 , 依然无法把它们驱赶走 , 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
而到了冬天 , 河水结冰 , 天寒地冻的石头仿佛也变成了冰块 。 即便出了太阳也不好使 , 因为太阳会把冰块晒化 , 最后水汽打湿被子 , 等到夜幕降临 , 被子也变得冰冷无比 。
所以每到冬天之前 , 许金火就得四处搜集一些木柴 , 在桥洞里生火以方便烤干被子和衣服 。 桥洞是东西走向的 , 南北通透之下 , 寒风顺着洞里飞掠而过 , 里面的人也冻得不行 。

这座桥是附近有名的大桥 , 所以经常有一些大汽车甚至卡车从上面经过 , 每当有大车在桥上驶过 , 震动的声音比闹钟还要激烈 , 经常把睡梦中的一家人吵醒 。
即便生活很苦 , 他们依然过得非常快乐 。 两个大孩子已经十几岁了 , 在附近的学校上课 。
白天他们上学 , 下午放学了就在外面捡废品 , 有些废品还能利用 , 就带回家收拾一番 , 不能使用的则装起来准备卖掉 。
他们没有什么玩具 , 也没有精心制作的家具 , 有的只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打造的东西:用纸箱片和瓶子拼凑的“机器人”、许金火用木头做的小桌子等等 。

晚上是忙碌了一天的许金火最喜欢的时刻 , 这会儿他可以尽情地享受片刻的惬意:吃着妻子炒的饭菜 , 看着孩子们一起在屋里做家务、玩闹 。 桥上行走的人经常会听到桥洞里清脆的笑声 。
他们在桥洞里生活了十年 , 这期间也有不少人知道、探望过他们 , 但是都没有掀起过什么波澜 , 也没有打破一家人宁静的生活 。
03 一朝出名 , 温暖助力搬离直到2010年 , 一位记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桥洞 , 见到了许金火一家人 , 他把许金火一家的情况写成了详细的文章 , 还拍了不少的照片 。
这些消息在网上传开之后 , 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 网友们对此也争论不休 。
有人觉得 , 许金火能善用身边的东西 , 发挥他们的价值 , 给自己省钱 , 是一种智慧 。 而且他们在桥洞里的生活很美好 , 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