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明年两个春,寡妇遍地分”,双春年,为啥叫孤鸾年?( 二 )


在古代 , 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 , 一些不能解释的事情 , 古人往往会用“迷信”来解释 。 比如说:闰年有384天左右 , 古人则用“天增岁月人增寿” , 来准备寿衣 , 以表示长寿的寓意 。
而孤鸾年也是如此 , 孤鸾从字义上来说 , 是孤单 , 而鸾则是一种鸟类 , 古人认为孤鸾就是一只失去伴侣的鸟儿 , 是无法和另一半双宿双飞的 , 所以在古代 , 古人为了避讳 , 每到了孤鸾年 , 就不娶妻 , 不能结婚 , 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情 , 而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
因为2023年是闰年年 , 时间比较长 , 所以从日历上我们可以看出 , 癸卯兔年的农历正月十四 , 和腊月十五出现了两个立春 。
立春 , 则代表的生机 , 是一年的新开始 。 按照民间说法 , 假如一年中有两个立春 , 则代表着有“第二春” , 从寓意上来看 , 也就是婚姻不稳 , 当然一年之中没有“立春”的节气 , 也代表着“无春” , 古人们认为 , 也是不能结婚的 。
也正是如此 , 一些好事者 , 就把出现两个立春的年称为孤鸾年 , 而“孤鸾年”则不准婚嫁 。 但是到了现在 , 现代人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 , 什么时候结婚 , 什么时候就是好日子 , 而孤鸾年不结婚 , 已经成了过去时 。

“明年两个春 , 寡妇遍地分”是真的吗?
当然是假的!
古人们认为 , 只有“寡年”没有立春的 , 而明年两个春 , 恰恰就是“寡年不结婚”说法 。 他们认为 , 春为阳代表男人 , 如果明年结婚 , 也就走了“女逢孤鸾日 , 独自守空房”的说法 , 这对男女双当来讲 , 自然是不吉利的 。
但是现在 , 我国有14亿人 , 每年有500多万对新人踏入婚姻的殿堂 , 如果在“双春年” , 或者“寡妇年”不结婚 , 这对于上面的俗语来说 , 显然是不现实的 。
而从工业革命之后 , 科学发展已经百年 , 一些农村俗语 , 一些封建迷信已经废除 , 而流传下来的老俗语 , 也就成为传说了 , 外国人更是不拿俗语当回事 。 因此来看 , 一些老人说的:“明年两个春 , 寡妇遍地分”自然没有科学依据 , 这不过是有这人自以为是地讨个好彩头罢了 。
写在最后:对于一些俗语 , 我们要辩证地分析才行 , 虽然有些俗语有一定道理 , 但是也有些俗语 , 我们也要适可而止 , 不要一味地去相信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