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想 , 永康这么小 , 复旦如果不让陪读 , 生活怎么搞的好 。 ”
后来复旦大学来了人 , 但魏永康听从妈妈的话拒绝了 。
去往湘潭大学后 , 一家人的条件比以往好了很多 , 曾学梅则一边在学校打扫卫生 , 一边照顾永康 。
初时学校对曾学梅的照顾还能接受 , 可大二时老师就劝曾学梅回家:“你能不能回家 , 让永康一个人住寝室 。 ”
曾学梅的回答是:“儿子年纪太小了 , 我不放心 。 ”
此时魏永康15岁了 。
大三时 , 曾学梅对“再陪读一年”的承诺反悔了 。
老师们继续劝 , 她不听 , 她说 , 她想照顾好儿子 , 让他顺利考上研究生 。
当魏永康离成年还有一年时 , 曾学梅还是对孩子放心不下 , 怕他在寝室玩 , 怕他生活不能自理影响学习 。
2000年 , 17岁的魏永康考入中国科学院 , 硕博连读 , 这一次 , 曾学梅不能陪读了 。
三年后 , 曾学梅接到了中科院的电话通知——魏永康被退学了 。
据她说 , 老师那时的语气很坚决 , 让她马上去接魏永康回家 。
曾学梅哭了一整晚 , 她抱着已经无法下床的丈夫诉苦:“永康怎么命运这么不好 , 从小就经常被退学 。 ”
瘫痪在床的丈夫也只能回以热泪 。
魏永康退学的原因是他没有按时交论文 。
进入中科院后 , 魏永康因为不擅沟通 , 经常错过论文递交时间 , 曾经还因此被一门功课记了零分 。
本科时 , 魏永康虽然人也呆呆的 , 可心不坏 , 成绩又好 , 许多人都关照他 。
可到了研究生阶段 , 都是自家事自家做 , 没人帮魏永康 。
把魏永康接回家后 , 曾学梅也努力过 , 让孩子把迟交的论文补上去 。
【21年神童魏永康在招待所猝死,后母亲接受采访哭诉】
三个月后 , 几十页的论文被寄去了中科院 , 可老师在接到电话时选择了拒绝:“那不行 , 我不收 。 论文评审的时间已经过 , 我们不能为永康一个人再组织评审论文”
多次联系多位老师依旧无果后 , 魏永康终于认识到 , 自己没书读了 。
自此 , 魏永康成了教师口里的反面教材 。
魏永康也一蹶不振 , 此后他几年都没叫过曾学梅一句妈 。
2005年6月 , 魏永康离家出走 。
他去往长沙找到了酒店老板张锦平 , 对方听说魏永康事迹后 , 曾去永康家里说有事可以找他 。
一个黑色布包、一双拖鞋、不和人说话就是魏永康的特征 。
为了让魏永康重新振作 , 张锦平定了些规矩:一天只能看一个小时英语 , 其他时间去学做饭做家务、听到人问候不能只说知道了 , 要和人聊天……
在张锦平的帮助下 , 魏永康“显得越来越开朗 , 还学会了烧菜 , 并能够做出几道比较可口的菜肴” 。
2005年8月 , 魏永康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 也有诸多企业主动招揽他 。
可他说 , 他还是想读书 , 就业的优先级要往后靠 。
这一年 , 重新起航的魏永康报考湘潭大学物理专业硕士失败 , 可他没有再度颓废 。
2005年10月 , 魏永康接受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的招揽 , 拜别张锦平远赴上海 ,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走那么远 。
在上海 , 开始融入社会的魏永康遇见了爱情 。
他与来此游玩的付碧相识相爱 , 并在两年后跟随毕业的付碧去往深圳 , 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 。
2008年10月1日 , 两人喜结连理 。
结婚后 , 魏永康回归正常生活 , 不再那么木讷沉默 , 一下班便与妻子一同做饭 。
在孩子出生后 , 更是常常带着妻儿去往公园玩 , 魏永康终于能从之前觉得浪费时间的活动里感受到快乐 。
曾经生活不能自理的神童 , 在锻炼后成为了懂得生活的丈夫 。
成了家后 , 魏永康也未忘记自己的梦想 , 2009年初 , 他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 。
对魏永康而言 , 一切好像都好了起来 。
再闻消息已是讣告2021年11月9日 , 魏永康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年仅38岁的他死在了吉林 。
一天前 , 魏永康走进了通化市东昌区新城路的一家招待所 。
这是一家刚开业一年的小旅馆 , 只有两层楼 , 最大的特色是便宜——仅需28.5元便可住上一晚 。
入住后 , 魏永康再也没能走出旅馆 。
他的尸体被发现时是下午3点 。
租期到后 , 老板敲门想让他离开 , 可房门里却毫无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