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二 )
民间品鉴名家将其看作冲突美学的典范 , 谜底跟谜面都摆在眼前 , 最终结果只有在你打嗝儿的时候才会完整呈现 。
“尝试过白酒、红酒、香槟、果酒等等 , 感觉只要和酒沾边的都是苦涩辣 , 难以下咽 , 我认为最好喝的是微微冰镇后的大白梨 。 ”
“要是酒都像它那样 , 我肯定是酒神 。 ”
因此一直有人认为它是地方饮品的天花板 , 只凭简单的勾兑手艺就能割据一方 。
但这仍只是它所蕴含的冲突感之一 , 要是你真的到了东北去买它 , 没准入口前就已经开始迷糊了 。
比如有的版本瓶身上写的是青岛啤酒 , 牌子可能叫旺仔 , 贴纸又显示它确实是大白梨 , 然后一喝有股老冰棍的味 。
世界仿佛都被它搞出了bug , 一时间你很难判断自己喝进去的到底是什么 。
堪称史上第一混乱饮品
这就像是胶东半岛与东北大地的一次实质性连接 , 在某种隐秘规律的加持下 , 青岛啤酒只要闯了关东 , 就有可能变成大白梨 。
对此有经验的超市老板会告诉你 , 他也不知道下一瓶大白梨是拿什么瓶子装的 , 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雪花和百威 , 青岛属于最常见的那一类 。
东北朋友说 , 大白梨是一种品类 , 不单指某个品牌 , 生产商不同 , 但产品类似 。
“其中不少厂家都是直接回收旧酒瓶 , 冲洗消毒循环利用 , 说是为了节约成本 , 顺便给环保出点力 。 ”
他们应该比谁都懂怎么用旧瓶装新酒 , 毕竟最开始的时候 , 一瓶大白梨只卖五毛钱 。
有媒体报道显示 , 这种汽水最早起源于哈尔滨 ,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当地就出现了类似的梨味饮料 。 直到九十年代初 , 光华饮料厂更名为红玫瑰饮料厂 , 第一瓶大白梨才算是真正面世 。
1994年它拿到了全国食品行业评比优秀奖 , 三年后又获得食品行业全国金奖 。
图片来源:生活报
彼时已经是风光无限 , 一上市就打破桔子味汽水泛滥的局面 , 本地几乎所有其他厂家都跟着推出仿品 , 席卷了整个东北市场 。
那时候桌上要是没有大白梨都不好意思请客 , 人们总结它的特征是“似梨又非梨 ,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完全是梨味的话反而不对了 。
图片来源:生活报
如今红玫瑰饮料厂早已被收购 , 但大白梨压根没见少 。
它就像融入了当地人的DNA , 可以合理出现在任何地方 , 哪怕是跑到了漠河 , 也能在小卖部里找到它的身影 。
到2018年 , 东北地区至少还有三十多家厂商在生产大白梨
或者说大白梨本身更像是开启一些回忆的钥匙 , 见证了很多属于这里的时代记忆 。
“当年夏天每次打完球就买一瓶 , 冰箱里刚拿出来瓶身上全是水 , 手一摸标签纸就掉了 , 喝了好多年我都没见过全新的没泡过水的大白梨标签长啥样 。 ”
“我爸曾得到过大白梨智慧的真传 , 那时候刚有可乐 , 比别的饮料都贵 , 他就买大白梨给我灌在可乐瓶里 , 我在学校喝的时候 , 周围同学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 。 ”
经过三十年的变迁 , 大白梨瓶子上的贴纸变成了塑料 , 不会再被水泡烂 , 价格自然也是跟上了跨越式的发展速度 。
一些厂家开始推出属于自己的原装瓶 , 除了让顾客不再依靠开瓶器 , 还体贴到把吸管都直接准备好了 。
我有几个东北同学 , 有时会在群里为了大白梨的口味是否变化而相互争论 , 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
但不管正方反方之间的战况有多激烈 , 都没耽误他们继续喝 。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也许对于他们来说 , 喝进去的远不只是味道那么简单 。
推荐阅读
- 扎心了!小伙第一次带城市女友回老家,简陋的环境让他害怕被嫌弃
- 人类第一次着陆在太空中的演示
- 2015年,北大学霸将癌晚期父亲骗出国,88天后归来重获新生
- 女子第一次去男友老家,不会干农活被嫌弃,网友们劝女子赶紧分手
- 泰国北大年大师阿努萨圆寂 享年93岁
- 四川:女子第一次去男友家,婚房家徒四壁,网友:快跑!
- |鲸鱼多次出现在香港海滩
- 露营|【科学强国】第一次露营,你真的需要准备这些吗?(不是科普)
- 三亚|三亚今年太难了,部分地区再次施行管控措施,东北大妈开始观望
- 欧洲|第一次游博罗,没想到就踩坑了!我相信我不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