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山自醉,叶红不暮春( 二 )




不过是来玩一玩 , 看看风景 。 登高望远 , 四下里雾气蒙蒙 , 既拍不出更壮观的照片 , 更不可能有什么抒怀之感 。 须臾 , 准备下山 。

去天生桥 。 走这一路的人不多 , 不过临到桥边 , 遇见位女孩 , 是专门过来看桥的 。 一听她讲话 , 就知道是活波开朗的性子 , 大大方方 , 很想爬到桥上去 , 我当然可以给她引路 。 还有两位年轻人 , 也架不住她的相约与鼓动 。
这桥我是来过的 , 今天再看 , 似乎少了几分气势 。 而从高处下望 , 发现旁边的山体上也有隆起的一道石脊 , 正好与这桥体相连 , 并形成一个大大的“V”型 。 我猜想当年是不是因山体发生大的运动相互挤压而成 , 而隆起的这道石梁下面的石块比较松散 , 经过长期冲刷后流走 , 形成这般的天然石桥 。

桥体呈三角体 , 顶宽不过尺 , 底部有近两米宽 , 桥高两米 , 形成一个近等边三角形 , 横架在两座山体之间 。


女孩很好玩 , 坐在桥上说要打坐 , 她盘起腿 , 双手合十 , 还真是一副打坐样 , 我用她手机给她拍了不少照片 , 还录了像 , 她回去看了 , 一定也感觉好笑 。 有点可惜 , 当时忘了用我的手机也为她拍张照 , 只有别人为我拍照时无意留下她站在旁边的侧影 。 而这样开阔的女子 , 显然很容易快乐 , 不仅仅是年轻 。

其实走乌桑峪 , 除了路况稍显湿滑 , 沿途的风景是一点不差 。 秦岭山里大大小小的山头随意排列 , 这里虽为北麓 , 但接受光照的影响并不大 , 而这里比南麓那边自是要湿润些 , 有些植被还青翠葱茏 , 如此相互陪衬 , 这里的红叶似乎更带着股鲜润感 , 少了种沧桑与枯燥 。


而脚下的山路 , 有些地方刚被人为地修整过 , 原本的一些平坡段 , 被加工成台阶状 ,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下山时脚下打滑 。
是谁呢?原来是一位朴素的山民 , 正在这山间劳作 , 为游客服务 。 我思忖 , 这不会是谁要求他做的任务 , 应该是自愿而为 , 当然 , 也是为自己方便 。 而他埋头劳作的样子 , 无论如何都值得一份赞美 , 比这秋日的红叶更为鲜亮与美好 。

  由不得心生感怀 , 想学人赋诗:秋深山自醉 , 叶红不暮春 。 庙高难度客 , 佛法自在心 。 【|秋深山自醉,叶红不暮春】2022.11.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