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间有无数人的辛勤劳作 , 也有无数人的前仆后继 , 更有无数人的矢志不移 。 其中的辛酸荣辱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个中故事太过曲折 , 所以今天我们先放下不表!
现在比较有生命力的是两种设计方案 。
2012年NASA发布了ALPHA(阿尔法)方案 , 通过多组六边形反射镜 , 将日光一次或多次反射到底部的光伏电池上 。 它的造型大致是这个模样的: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每一个硅片都可以实现全方位调整 , 所以对于光的接受度比较高 。 缺点在于拼装难度大 , 造价高 , 中间电池部分容易超出蓄电量;
2014年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提出了欧米伽(OMEGA)空间太阳能电站设计方案 。 它的造型大致是这个模样的:
这一设计方案与美国的阿尔法(ALPHA)设计方案相比 , 有着三大优势:控制难度下降 , 散热压力减轻 , 功质比(天上系统的单位质量所产生的电)提高约24% 。 大家不要先看这个24% , 相当于4块单晶硅组装片就可以节省一套二三线城市的房子!
居低位时 , 不坠青云之志;处高处时 , 不改拳拳初心!
清洁能源之路前路漫漫 , 空间电站征程荆棘满布 。 第四次工业革命 , 中国人来了!
(更多科普需求 , 欢迎评论区留言 。 争取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