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5岁小孩,脚踢6旬老人,这样处理孩子间打闹可不行!( 二 )


沟通与社交是孩子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之一 ,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遭遇了挫折就开启“保护装置” 。 孩子需要有一个观摩学习、试探摸索、和融入的过程 , 期间的欢乐美好与心酸委屈 , 孩子都要去体会 , 每一份经历最终都会转化成宝贵的经验 。
让孩子说明缘由
当家长看到自家孩子被欺负时 , 先不要急着发火 , 也不要一开始就定性为自己的孩子吃了亏 , 一定要讨回公道等 。 为什么会发生争端 , 让孩子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 让孩子自己去分析事情和判断是非 , 这对于训练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 也能锻炼宝宝处理问题的能力 。
不过度引导孩子情绪
切记:父母不要过度引导孩子的情绪 , 更不要在孩子还没说之前自己先把别的孩子骂一通 , 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欺负的一方 。
当孩子认定自己受到了欺负 , 就难以客观地描述事实了 , 这样的错误引导很容易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通过说假话来骗取大人的关注和同情 , 不利于孩子塑造正确的品格 。

孩子害怕冲突时 , 区别对待
孩子在与人发生冲突时表现出害怕的情绪 , 可能存在以下二种情况:
一是孩子冲突对象年龄大于孩子、或性格不佳 , 孩子在生理或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 。 在这种情况下 , 宝宝要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 , 家长可以及时保护宝宝 , 或者带宝宝离开 。
二是由于宝宝缺乏社交经验 , 面对孩子间的冲突不知道如何应对 。 这种情况 , 家长就无需过多干预 , 只要宝宝的生命安全没有受到威胁 , 适当的一些小挫折是没有关系的 。 孩子需要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学习和积累 , 孩子冲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 只有让孩子亲自体验 , 才能真正把实际经验内化成能力 。
把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孩子
在可控范围内 , 我们建议父母尽量把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孩子 , 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沟通方式去和好 。 不过父母可以引导他们承认自身的错误 , 即使自己是被动参与的 , 也可以主动去跟小伙伴说清楚 , 增进双方沟通 , 达成和解 。
【拳打5岁小孩,脚踢6旬老人,这样处理孩子间打闹可不行!】此外 , 家长还要关注与孩子发生矛盾的另一方是否是具有暴力倾向的“小霸王” , 如果是这种情况 , 要及时跟老师和对方家长说明情况 , 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
家长日常要教孩子如何辨别“小霸王” , 告知宝宝既没必要害怕和恐惧 , 又要做到适当远离 , 并告知家长或老师 , 学会保护自己 。
切记 , 冲动是魔鬼!勿要再犯开头那位爸爸的错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