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50g(约1根)香蕉含有约0.1μSv的辐射
目前人们已经确认 , 100mSv(100000μSv)的辐射剂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危害 。 因为人体具有修复能力 , 只要不长期或直接暴露在辐射环境下 , 一名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承受住以毫西弗为单位的辐射 。 作为参考 , 一次X射线胸透检查将带来约7mSv的辐射;一次全身CT检查的辐射剂量约在10-20mSv之间 。
相比之下 , 那块铀矿石带来的辐射远未达到要命的地步 , 这还没考虑拉开物理距离后辐射产生的衰减 。 但凡Pony没傻到把铀矿石当成项链24小时佩戴在胸前 , 或者像老年人盘核桃那样时不时拿出来把玩 , 我们就根本不必担心他何时归西 。
2
在中文互联网 , 这种有意制造争议、噱头或风险以吸引流量的行径 , 一般被称作“钓鱼” 。 Pony没有交代上传这两则视频的动机 , 尽管他自己给自己辟谣的速度相当快 , 但他已经无法阻止这则视频扩散到世界各地 , 供数不清的视频搬运者继续钓鱼 。
图源知乎@达拉赞雄狮
而在Pony之前 , 网络上早就有过利用网友知识盲区骗回复的类似案例 , 且不止一起 。
【用手机摄像头检测核辐射,这事到底靠不靠谱】例如今年10月 , Reddit上的某个用户就发了这样一则钓鱼贴:“谁能告诉我 , 为什么这个黄棕色的棒子拍不出正常的照片?”贴子附带一张照片 , 照片中那根棒子的周边满是白色的斑点 , 像极了辐射冲击镜头带来的噪点 。
棒子上面刻着一大串英文 , 如“危险”“有放射性”“丢下它快跑”(Drop & Run) , 还有“钴-60”(Co 60)的字样 。 “钴-60”是一种人造的放射性同位素 , 具有极强的辐射性 , 一般用于癌症的放射性治疗、灭菌或除虫 。
下面还有一行 , 写着“3540居里” 。 “居里”(Curie , Ci)源自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 , 是另一种衡量物质放射性强弱的单位 。
倘若这些内容属实 , 你在亲眼看到并看清这些字样的时候(假定你和这根棒子距离不到1米) , 你所承受的辐射水平已经超过了每小时40Sv , “丢下它快跑”起码能保证你能活过今天 。
要是你身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 却执意要把它塞进裤子口袋装走 , 你顶多还能活15分钟 。
“上面本应该写‘你已经死了’”
了解到钴-60的威力后再看原贴 , 处处都能看出疑点——一般人不可能轻易接触到未经屏蔽的一整根钴-60 , 接触过后更不可能有这种闲情逸致拿出手机拍张照 。
在谷歌的搜索栏中输入警告标语“Drop & Run” , 我们能够找到下面两条结果 。 第一条是这根棒子的本尊——封存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钴-60棒状样本 , 上面刻着一模一样的文字 。
最下边的“7-1-63(1963年)”是钴棒的生产日期
第二条是原贴照片的真正出处——某个供用户上传3D打印模型的网站 。 有好事者制作了那根钴棒样本的模型 , 还拍了好几张“卖家秀” 。 原贴作者从中随便挑了一张照片 , P上了白色斑点 。
将这根模型棒子塞进裤袋 , 你15分钟后只会觉得裤子有点沉 。
就算不从新闻学的角度进行查证 , 那张图片本身没有任何模糊 , 数不胜数的白色斑点更是假得出奇 。
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等摄像设备 , 通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成像 。 这时一旦有强劲的电离辐射轰入镜头和设备中的传感器 , 被赶出来的电子产生了多余的电信号 , 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一闪而过的噪点 。
和可见光不同 , 钴-60释放的伽马射线无法被镜片捕获和反射 , 会对整个传感器造成冲击 。 真实情况下 , 辐射噪点理应遍布整张照片、整个画面 , 不会只环绕在辐射源头的周边 。
3
在这样的钓鱼贴子里 , 没有哪个作者真的如评论所说 , “身在辐中不知辐” , 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 。 他们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即便他们展示了真实的、足以引起盖革计数器报警的辐射源 , 短时间暴露在这样的辐射下 , 也根本要不了他们的命 。
前面说过 , 这些钓鱼内容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 , 自然也包括俄罗斯 。 放到别的地方 , 网友们发现贴子的本质后顶多骂两句;可是在狠人辈出的俄罗斯 , 总会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子 , 为了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段子 , 亲自投入实践 。
在俄罗斯的Pikabu论坛 , 就有这么一位狠人 , 网名“斯奈特”(Snater) 。 11月5日 , 他特地上传了一部视频 , 作为对Pony钓鱼视频的正式回复 。
推荐阅读
- 案中案盗窃变失踪又变分尸按,兄弟两人互换名字坐牢,案件离奇!
- 新娘出嫁回头看娘家,亲妈摆正女儿的脸:老家习俗回头看可能离婚
- 心脏中刀满身苍蝇,没想20小时后被村民捡尸,他竟开口说话
- 偷菜?福建一女子把菜放电动车,连着2天都被偷,怒蹲3天抓到大妈
- 小偷连偷5家:门缝里插牙签判断家中是否有人住!
- 2013年丈夫三次将妻子踢到床下 她用一条丝巾要了他的命
- 河南一储户称5万存款不翼而飞,监控数据被覆盖无法证明存过钱
- 胡鑫宇离奇失踪1个月后:搜救犬发现新的线索,被动失踪可能性比较大
- 2015年广东一女子发了条朋友圈:没想到竟揭开了丈夫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