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野生东北虎最大体重350千克?真相可能要让很多人失望( 二 )


除了环境、气候等发生变化之外 , 猎物体型的改变 , 也是影响捕食者演化的重要原因 。 森林生态系统下的有蹄类动物 , 大多体型都不大 , 所以老虎也不大可能向着大体型方向演化 。

东北虎体型下降的原因复杂明确了东北虎体型确实下降了这一事实 , 我们就要思考背后的原因 。 在网络上很多所谓的科普文章里面 , 大多都用一句话带过 , 将其归结为:近亲繁殖和猎物减少的影响 。
实际上东北虎体型下降的原因很复杂 , 不可否认近亲繁殖和猎物减少对其体型影响的确很大 , 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 。 比如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间 , 中俄轮番大规模捕杀老虎的浪潮中 , 一些大体型的老虎 , 往往成为猎人们争相捕杀炫耀的目标 , 导致东北虎被筛选了一遍 , 大体型基因难以保留下来 。

我们都知道 , 老虎是领地意识极强的动物 , 需要范围较大栖息地 , 才能容纳它们生存 , 雄虎的领地范围往往包含有2-5只雌虎 , 而雌虎之间的领地互不重叠 。 但是你知道吗?这个都不是固定的 , 而是随着猎物水平、环境因素等变化而变化 。
拿东北虎与孟加拉虎来对比 , 由于印度次大陆素有“小非洲”支撑 , 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 , 对于生活在此地的孟加拉虎来说 , 自然是不愁吃喝的 , 所以一只孟加拉虎所需的领地 , 极大可能会小于70平方千米 , 而雄虎领地内包含的雌虎数量 , 可能会大于5只 。 孟加拉虎同族内斗异常激烈 , 这也是为何孟加拉虎凶猛的缘故 。

俄罗斯远东地区属于高寒地区 , 野生动物资源不比印度次大陆 , 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东北虎 , 自然需要更为广阔的领地 , 甚至超过了400平方千米 , 但一只老虎的能力有限 , 无法管理太大的领地 。
加上东北虎曾被猎杀严重 , 数量急剧减少 , 使得种内竞争更小 , 这就意味着一些原本体型较小、实力较弱的雄虎 , 不容易遭遇强虎猎杀 , 有较大的几率能够生存下去 , 并分得几只雌虎 , 这类“较弱”的基因也被大量保留了下来 。

当代东北虎体型不比1970年之前 , 这是不争的事实 , 另外 , 受限于基数太小 , 这一现象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 所以“当代野生东北虎最大体重350千克”这一说法是极为不正确的 , 就连人工圈养的个体 , 除开肥胖、患病的正常个体 , 想要达到这个体重 , 也实属不易 。
【当代野生东北虎最大体重350千克?真相可能要让很多人失望】(关注我 , 看有趣有料的动物知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