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透明的玻璃蛙,内脏通过肉眼清晰可见,目前濒临灭绝( 二 )
数据模拟
巴内特所提出的这种效应 , 也并不是他的一种猜想 , 本着对科学严谨的态度 , 为了验证“边缘扩散”效应 , 他曾和他的团队在野外拍摄了很多动物照片 , 这些动物无一例外都是在绿叶上生活的 , 抠图之后再和白色背景拼接 , 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视觉效果 , 以及它们的天敌的视角 , 看看能否在野外 , 一眼辨别出这些动物的位置 。 试验选择了不同的环境 , 包括光线明亮的调整等等 , 结果发现 , 玻璃蛙的亮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小小的一只蛙 , 其实是环境晴雨表除了因为特殊的外观能引人注目外 , 每次玻璃蛙的出现总能备受关注 , 其中原因还有它独特的“被动”技能 , 只要有它在的地方 , 就说明附近生态环境 , 得到了很大地改善 ,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动物生存的环境 。 因为作为两栖动物的它 , 皮肤有着很强的渗透功能 , 这种功能使它们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 比如空气质量、温度、气候的变化等等 。 只要当下所处的环境有一点不适应生存 , 你根本就没有见它一面的机会 。 而且玻璃蛙本身就比很多动物脆弱 , 就跟它的名字“玻璃”一样 , 一旦环境有所改变 , 生命也就戛然而止 , 对栖息环境非常挑剔 。 所以玻璃蛙经常被人们称作自然环境中的“晴雨表” , 同样也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标 。 因而 , 每次当科研人员在野外发现它们时 , 都会感觉到像是发现了惊喜一样 。
手指一样大小的玻璃蛙
为数不多的见面 , 但已成为濒危不光是现在发现玻璃蛙能让人感觉意外 ,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时它就已经走进人们的视野了 , 1950年~1970年之间 , 所被人们发现并熟知的玻璃蛙 , 都是在美洲中南部发现 , 也就是常说的拉丁美洲 。 到了1973年的时候 , 生物学家John D. Lynch和William E. Duellman着手开始对玻璃蛙的研究 , 发现它们主要栖息在安第斯山脉附近 , 这也正和近几年玻璃蛙的发现地相吻合 。
清晰可见的内脏
值得一提的是 , 在2022年这次发现的两只玻璃蛙后 , 专家就建议把这种玻璃蛙列为濒危物种 , 这也符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规定 , 主要目的 , 也是为了引起更多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 因为玻璃蛙所能适应的生活环境十分脆弱 , 而现在大量的人为活动 , 包括农业用田、城市建设、矿业开采等对生态破坏非常严重 , 有极大地可能破坏玻璃蛙生活栖息地 , 导致它们灭绝 。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而本次玻璃蛙的出现 , 也无疑是给人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 这证明在生态保护上我们是有进步的 。 当然也引起了更多的人 ,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加入到保护濒危物种、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来 , 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为地球出一份力 , 也会有更多像玻璃蛙一样珍稀的动物 , 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
【全身透明的玻璃蛙,内脏通过肉眼清晰可见,目前濒临灭绝】
推荐阅读
- 水滴鱼:世界排名第一丑的动物,能冒充外星人,无人问津却濒危了
- 全世界最丑的蜥蜴,动物版仙人掌,身价几十万,喝水用皮肤不用嘴
- 全身透明会隐身,海中漂流的“果冻”,樽海鞘竟然会导致温室效应
- 岚图梦想家把丰田埃尔法的尊严撞没了
- 地球有多重?6隆纳克!仅为太阳质量的33万分之一
- 金果儿被京城蜀黍带走了!网友:她老公亲自说的
- 云南|国内有两个地方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一个是海南,一个是西藏
- 云台山|冬天喝什么茶?去云台山风景区的云上茶文化探一探
- 福建省|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有七百多年的历史,39幢明清古建筑极具魅力
- 寺庙|为什么寺庙里的佛像,不能拍照?看完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