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机会还是偏少
的确和美国、俄罗斯相比 , 中国的航天员年纪普遍偏大 , 要知道 , 在美国 , 执行飞行任务的宇航员一般都在30-40岁左右 。 中国首批航天员 , 除了杨利伟之外 , 执行任务的时候普遍都超过了40岁 。
事实上 ,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近20年 , 给予航天员飞天的机会还是太少了 ,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 , 中国一共才进行10次载人航天任务 , 而第一批航天员和第二批航天员共有21人 。
这也导致第一批的航天员中吴杰、李庆龙、陈全、赵传东、潘占春等待16年 , 直到退役也没有飞天机会 , 而没有退役的 , 像邓清明 , 备战了24年 , 才终于圆梦飞天 。
这些航天员都是从优秀的飞行员中挑选出来的 , 作为中国首批的航天员 , 从零到有 , 他们吃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 , 具备了丰富的经验 , 要知道 , 在俄罗斯进行训练的时候 , 俄罗斯宇航员都惊讶 , 他们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训练 , 中国的航天员1年就完成 。
而等到中国空间站建设并且运营 , 他们的年纪也普遍偏大了 。 但是他们从未想过放弃 , 依然保持训练 , 保持良好的体能和飞行状态 , 虽然年纪偏大 ,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依然可以再次飞天并且圆满完成任务的原因 。
作为神舟六号的指令长 , 费俊龙和杨利伟一样 , 长期都在负责航天员的训练和选拔工作 , 许多航天员的训练内容都是由他负责策划 。
可以说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二人 , 费俊龙一直在背后为中国航天默默付出 , 但即使如此 , 他也没有放弃过航天员的职责 。
无论训练试验再难再危险 , 他都要始终冲在前面 。 对水上(陆上)出舱等大型试验和每周每天的第一项训练 , 他都第一个上 , 亲身验证策划是否科学、程序是否合理、设备是否正常、过程是否安全 , 以便及时改进完善 , 确保试验训练的效果 。
2005年神舟六号成功飞天 , 时隔17年 , 费俊龙再次飞天 , 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 , 这样永不放弃、永远前行的航天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神舟十五号乘组出炉,57岁费俊龙创年龄纪录,我国为何不选年轻人】正如杨利伟自己说的那样:航天员选择的不是一个职业 , 而是一份责任 , 把我们的一切 , 献给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
推荐阅读
- 终极自然法则的发现将标志着人类智力史的间断,但它如何被验证?
- 曾经的世界“天眼”射电望远镜,如今却锈迹斑斑,到底遭受了什么?
- 从宇宙角度来说,人类绝对不是最低端的文明
- 【星协】日冕
- 曾经困扰人们的虱子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如今很少看到了?
- 地球是被刻意创造出来的?它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 世界上最神秘的火苗,隐藏瀑布底下近千年,连科学家都无法解释
- 太阳“熄灭”人类多久才能感知?是8分钟吗?准确来说是10000年
- 离开太阳有多远就看不见它了?答案令人感到意外:这才多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