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金县海拔4600米处,发现极危植物玉龙蕨,网友:山上经常见( 二 )



而与玉龙蕨极其相似的卵羽玉龙蕨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 例如玉龙蕨的植株可达到20多厘米 , 而卵羽玉龙蕨的植株高度仅为15厘米左右 。
玉龙蕨的羽片数量为互生28对 , 而卵羽玉龙蕨羽片多为20对以下 , 只有顶端部分的羽片为互生 。 玉龙蕨的叶片为非常圆滑的长圆形叶片 , 而卵羽玉龙蕨的叶片为卵圆状叶片 。
这些都是它们的细微不同之处 , 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分辨出来 。

目前 , 由于玉龙蕨生长区域的特殊性和现有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性 , 科学家还无法人工培育玉龙蕨 。 即便是科学工作者制作植物标本 , 也会避免大量地采集玉龙蕨 。
在玉龙蕨发现的一个多世纪里 , 由于人类过多的干预自然环境 , 燃烧煤炭、汽车尾气、大量饲养家畜导致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去 ,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全球变暖不但影响了海洋及陆地动物中的生存环境 , 体型大小 , 还影响了许多植物 , 玉龙蕨就是其中一种 , 随时都有灭绝的危险 。
在高原地区遇到任何植物都不应该主动去采摘 , 否则很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 对于玉龙蕨来说 , 科学家需要尽快解决一个问题 , 那就是尽快找到合适的地点进行人工移植试种 , 让这种极危植物逃脱灭绝的危险 。 图片自网络 , 侵联必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