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沙子不够用了:中国1年要用掉200亿吨,该怎么办呢?( 二 )


试想一下 , 4000多万年前形成的沙子 , 被风化至今 , 究竟有多细小 , 不言而喻 。
此外 , 沙漠里的沙子非常杂 , 很多都是干旱的泥土分解成的小颗粒 , 本身的坚硬度就达不到标准 。
与之相对的 , 我们使用的建筑沙子虽然形成于自然界 , 但是它各方面都要优于沙漠沙子 。

建筑砂
建筑沙子的来源我们常说的建筑用沙很多指的都是河沙 , 在河床的周围 , 很多石头因为水流的侵蚀作用 , 被分解成细小的碎石 , 再经过多次分解 , 也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建筑沙子 。
这种建筑沙子究竟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 , 它是由石块分解而成的小颗粒 , 本身的材质要比沙漠沙子更加坚硬 , 孰优孰劣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
其次 , 河沙当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 这些元素与水混合之后被混凝土包裹 , 由内到外巩固建筑物 , 时期屹立更长的岁月而不倒 。

各类矿物质
最后 , 河沙的形成年代并不久远 , 内部的结构也很稳定 , 非常适合用于民用建筑 。
值得一提的是 , 河沙虽然名字里边带有一个河字 , 但并不都是来源于河流 , 很多天然湖泊都是河沙的重要采集地点 。
因为这些湖泊往往处于低矮的地形当中 , 周围的石头受高处流水的冲击被分解为小碎块 , 成为人们可以开采的沙石 。

流水侵蚀形成天然砂 以牛轭湖为例
我国禁止对部分地区出口的天然砂就是自河床当中开采出的 , 品质最好的沙粒 。
这种沙粒往往被运用在建造高端的酒店大楼等等 。
除开沙漠的沙子以外 , 海边还有数不清的沙子 , 为什么不使用它们呢?难道还是因为颗粒太小了吗?
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
虽然海边的沙粒很多都是大陆架的岩石在海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的 , 具有一定的建筑价值 。 只不过海边的沙粒各类元素含量较多 , 如果用于建筑 , 这些元素会腐蚀水泥 , 造成建筑物的倒塌 。

大陆架剖面图
所以 , 在使用海沙之前 , 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 但这将投入巨大的成本 。
随着沙粒产业链的发展 , 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 , 能够在海沙当中去粗取精 , 获得人类想要的资源 。
沙子不够用咋办?不论是多么丰富的资源 , 总有用完的一天 , 不少人担心 , 要是没有沙子可以开采 , 世界上会不会就不修建筑物了?
关于这个问题 , 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 因为人类想要完全用完地球上的沙子 , 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
期间 , 科学家可以研发相关技术 , 不再依赖自然环境取沙 。
这种技术究竟是否可行呢?其实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人造砂技术 。

人工造砂与天然砂的外观区别
只不过由于成本和技术的原因 , 人工造砂还未能大规模推广 。
相信 , 在几十年后 , 人工造沙的技术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 完全可以供给建筑所需 。

二者属性对比
不仅如此 , 如今的建筑行业也没有像之前那样火热 , 人们修建房屋的趋势正在稳定发展 。
这也就意味着 , 人类对沙子的需求量会逐渐趋于平稳 , 沙子的自然恢复速度也会逐渐赶超上来 。
当然 , 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无休止地向自然界索取 , 人们要懂得合理开采 , 保护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