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 , 警方听过余某祥的描述 , 找到了李某保 , 李某保对自己杀人的事情承认了 , 只不过他讲到动机时警方才感到离奇 。
李某保和被害人余某祥没有太多交集 , 仇杀没有理由 , 而二人在案发之前还相谈甚欢 , 应该没有结怨的情形 , 至于为财更加不可能 , 余某祥的财物没有丢失 。
李某保自己所说的动机实在过于荒唐 , 引起了不少争议 , 但好在最后 , 这类案件也不是世上唯一 , 也有相同的案子可以借鉴 , 而专家的分析也十分专业 , 表明了李某保的真正用意 。
最终 , 李某保因故意杀人(未遂)罪被某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
在这里 , 笔者要提示大家 , 李某保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才有了法定减轻刑罚的情况 , 犯罪未遂指犯罪过程中 , 由于犯罪实施者意志以外而导致犯罪未得逞的情况 。
至于李某保的行为究竟是心理疾病作祟 , 还是说了谎 , 我想正如判决中说的那样 , 李某保当时明确犯罪后果 , 意识清醒 , 对自己的行为必须要负起责任 。
也正如李某保所说那样 , 他真的想让余某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 只是他带入了自己的感受 , 觉得死亡就能解脱 , 只是动机、想法及其荒唐、离奇 , 人们难以接受罢了 。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互相可怜 , 当成知己 , 本应该互相鼓励 , 走出困境 , 但没想到另一个人产生了极端的想法 。
正如开篇所说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一个真正的知己会可怜他人 , 帮助他人 , 但绝不会用极端手段去帮助他人解脱 。
也希望我们大家在苦难面前能够遇见真正的知己 , 互助互利 , 渡过难关 。
最后笔者提示大家 , “子非鱼 , 安知鱼之乐 。 ”我们与人相处不要过分站在他人角度 , 人各有志 , 一些主观的情绪不能强行代入 。
【案例:失意男子偶遇可怜盲人,竟对其下杀手,称是帮其解脱】(图片源自网络 , 仅配合叙述 , 侵删;原创文章 , 禁止转载、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