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核酸检测不准后被打成终生残疾?先别下定论,可能会有反转( 二 )



双方早有矛盾 , 多次对簿公堂王德明称华大基因曾经想要以1849万元贿赂自己但被拒绝了 , 此事的真实性还无从考证 , 但双方之间的矛盾是公开的秘密 , 甚至还打过几次官司 。
今年5月华大基因发布了一份声明 , 直指王德明(声明中用了王某明)造谣 。
声明一共五点 , 从中可以看到双方早在2017年就有了矛盾并多次对簿公堂 , 一份案号为(2019)粤0308民初347号的民事判决书揭开了双方最初的争议 。

案件的原告是华大基因 , 被告为南京昌健誉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该公司的诉讼代表人为监事王德明 。
华大基因与南京昌健在2016年4月4日签订合作协议 , 合同期限为2016年4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 合作内容大致是细胞储存样本方面的服务 。
合作开始后双方矛盾重重 , 最终华大基因以南京昌健未能完成年度考核目标构成实质性违约为由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支付欠款及违约金共计147978元 。

法院的判决结果为支持原告华大基因诉求 , 王德明的公司需要支付服务费143090元、违约金并承担案件受理费 。
之后双方还有关于名誉侵权案的官司 , 事由和这次的举报很像 , 法院判决王德明公开赔礼道歉 , 在王德明拒不执行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报》于2020年9月18日刊登强制执行通告 , 重申判决结果 。

可能真的被打了 , 但是否为举报核酸检测不准后遭报复存疑这次的举报内容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王德明提到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后遭到董事长汪健的报复 , 被其雇佣8人打成终生残疾 。
在5月华大基因的申明中也提到了这点 , 华大基因的解释为2020年10月27日 , 王德明在无报名、无邀请的情况下通过非正常手段闯入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织学大会会场破坏会议的正常秩序 。 经承办方劝离后再次潜入闹事 , 现场与其发生冲突的并非华大员工 , 此事已经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处理 。
双方各执一词 , 讲法完全不同 。 基于此前积累已久的矛盾 , 谁在说谎不好判断 。

建议双方均报警处理 , 总要有人付出代价华大基因此前因“高科技含量不足”遭受过质疑 , 作为高科技公司 , 华大基因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累计在一起只有18.17亿元 , 而同期的销售费用却高达39.28亿元 。
投入研发不足、重视销售成为了这家高科技公司被人诟病的地方 , 与此同时 , 华大基因CEO尹烨在今年7月科普了“情绪如何影响人的基因表达” , 结果遭到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学术打假 , 被饶校长称为“伪科学” 。
如果说研发投入不足、学术打假属于民事范畴 , 王德明的这次举报则将事件推至刑事领域 。
值得注意的是 , 王德明的举报中多次提到贿赂、打人字眼 , 甚至指名道姓提及了部分人员以及某市的市长 。

如果王德明说的是真的 , 那么涉事人员可能触犯了行贿罪、受贿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 , 甚至存在涉黑以及保护伞嫌疑 , 这些指控是非常严厉的 , 一旦坐实将会有不少人身陷囹圄 。 华大基因的总部在深圳 , 王德明提到的“某市长”是否为该副部级一线城市的市领导?这不是开玩笑的 。
相反 , 如果王德明是因最近核酸检测相关事件关注度较高 , 借此碰瓷华大基因及相关个人、造谣诽谤 , 那么他将面临的同样会是刑事处罚 。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 ,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 ,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属于诽谤罪中的情节严重行为 , 构成诽谤罪的 , 最高将被处以三年有期徒刑 。
王德明举报内容中的最后希望大家帮助其转发以增加影响力 , 这会不会在事情真相大白后变成了将自己送入监狱的行为呢?

现在的情况是两边各执一词 , 希望双方均能报警处理 , 让有关部门查清真相 。 看戏的各位凑凑热闹无妨 , 但不能被人当枪使 , 我们的底线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 也不能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
【举报核酸检测不准后被打成终生残疾?先别下定论,可能会有反转】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 欢迎关注、点赞 ,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