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头渚|雨林大象泼水节,打一冬天穿短袖的南方城市!( 三 )



彝族姑娘们 。
能吸引到各民族来此聚居 , 说明西双版纳的确是一块宝地 。 在地无三尺平的云贵高原 , 山连着山才是常态 , 平整的田地是最稀缺的资源 。 而西双版纳号称拥有一千两百块田地 , 自然是云南的富庶之地 。
在云南当地方言中 , 将山间狭小的平原称为“坝子” , 云南的坝子如同新疆的绿洲 , 是农业和人口的主要聚集地 。 大多数坝子的形成 , 都是因为地壳运动或流水冲击 , 而让西双版纳成为沃野平原最主要的因素 , 是澜沧江 。

澜沧江 。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 , 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 , 到了云贵高原后流速逐渐变缓 , 形成了西双版纳河谷平原 。 之后开始流出国门 , 成为了哺育了半数东南亚国家的湄公河 。 一江春水 , 为这片多姿多彩的雨林生境赋予了生机与活力 。
泰国前总理巴莫亲王在游历过西双版纳后 , 在自己的游记中写道:我曾到过很多地方 , 本以为欧洲的多瑙河和莱茵河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河流 , 可西双版纳的澜沧江跟它们相比毫不逊色 。
的确 , 西双版纳的澜沧江既没有上游那么湍急 , 也不像下游湄公河那样浑浊 。 碧绿色的澜沧江 , 缓缓穿过西双版纳州府景洪 , 给这座城市带来了静谧祥和的气质 。

静静的澜沧江 , 是东南亚五国的母亲河 。
背靠云贵大地 , 西双版纳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一张靓丽名片和桥头堡 。
许多人都从影视中见识过东南亚水上集市的繁荣 , 而在西双版纳的澜沧江上 , 也有同样繁华的“澜沧江六国水上市场” , 而且由于沿江城市的建设 , 西双版纳的水上市场显得更为霓虹璀璨 。

在这里 , 夜是霓虹色 。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 , 景洪就开始展示出其魅力 。 在地标建筑景洪大金塔之后 , 颇具傣族风情的告庄星光夜市 , 是真正意义上的星光熠熠 , 路边小摊灯火长明 , 霓虹招牌流光溢彩 , 被缓缓流动的澜沧江映照得仿佛南国不夜城 。



群山之中的聚宝盆 ,
藏着你没见过的新奇味道
澜沧江的江水 , 不仅福泽了沿江两岸的生灵 , 也给西双版纳带来了物产的丰饶 。 稀缺的热带作物、独特的云南味道 , 只有在西双版纳才找得到 。

在西双版纳的水果摊上 ,
只有想不到 ,
没有见不到 。
摄影/叶梓 , 图/图虫·创意
西双版纳作为中国内陆仅有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 为全国人民贡献了大量热带水果 。 高甜度、高水分 , 是大多数热带水果的共同特点 。 像芒果、荔枝、菠萝、红毛丹等 , 在西双版纳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 除了上述这些耳熟能详的水果 , 西双版纳还有芭蕉、番木瓜、麒麟果、酸角等等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热带水果身处西双版纳 , 即使在三九腊月 , 也能感受到仲夏的甜蜜 。
但西双版纳本地人的味觉 , 却更偏爱更重口味的酸和辣 。 辣椒粉拌芒果、香茅草烤鱼、腌酸肉……看上去可能会让一些没见过的朋友望而却步 , 但在本地人看来 , 这是最常见也最美味的珍馐 。


\uD83D\uDC48向左滑动
傣味烧烤 , 提神醒脑 。
摄影/樊小喆
舂 , 是傣族人对食物的独特处理方式 。 将食材放在石臼或竹筒里捣碎之后再加入柠檬、小米椒、香草等调味料 。 在西双版纳的傣味菜里 , 凉粉、木瓜、鸡蛋、鸡脚……只要是天地所生的万物 , 皆可舂之 。
各色食材经过捶打之后都变得细碎 , 让每一部分都能充分地接触到调料 。 随着舂杵的上下翻动 , 柠檬的酸、小米椒的辣 , 和食物原有的香气混合 , 酸辣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 。

在星光夜市上 , 你能品尝到最原汁原味的当地小吃 。
摄影/樊小喆



西双版纳 , 正在承包中国中产阶级的餐桌
西双版纳隔壁普洱市产出的普洱茶 , 让国内的品茗爱好者赞不绝口 。 西双版纳境内同样有闻名中外的六大茶山 , 不过近年来在西双版纳更具竞争力的 , 是世界三大饮料中的另一款——咖啡 。

西双版纳万亩茶园 。
摄影/陈彦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咖啡消费市场 ,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 越来越多国人拥有了喝咖啡的习惯 。 可咖啡是热带作物 , 它的栽培和种植过程中 , 对光照、降水、温度要求近乎苛刻 。 在中国 , 只有云南南部 , 才有真正适宜咖啡种植的环境 。 可以说 , 西双版纳带动了中国咖啡产业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