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儿男子逼妻“献身”,岂料赔了夫人又送命!1992年江苏杀夫案( 四 )


是日傍晚 , 夕阳收回了躲在云里的最后一抹余晖 。 朱开清身藏板斧 , 带领吴德辉和王桂花骑车起程 , 直奔几十里外的新洋港偏僻海滩 。
三人在海边大约呆了几个小时 , 已是夜深人静 。 朱开清和王桂花见时机成熟 , 立即行动 , 于是便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但是 , 法律是无情的 。 朱开清、王桂花逃离杀人现场的第二天 , 就被公安人员抓获归案 。 蔡志勇也因杀人同谋被依法逮捕 。

1992年10月 , 朱开清、王桂花被判处死刑;蔡志勇被判死刑 , 缓期两年执行 。
这桩荒唐的奇案似乎结束了 , 但它却留给人们一串关于儿子、金钱、伦理、道德、人性和法律的深沉而又苦涩的思索……
“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之所以如此顽固 , 还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及有关文人的强化宣传 , 以致被强化到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程度 。 诸如“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不孝有三 , 无后为人”、“女人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三个聪明女不如一个蠢男子”等等 。 由于几千年来的传播和沉淀 , 这些思想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根深蒂固的地步 。
现在 ,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 生产、生活的发展早已经不是由体力决定 , 而是由智力决定 , 由科学技术决定了 。 男女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 , 作为落后生产力产物的“重男轻女”思想已经失去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 从这个角度上说 , 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该“寿终正寝”了 。
既然如此 , 那么 , 为什么还有一些人有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呢?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平衡 , 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的经济还比较落后 , 生产主要靠肩挑、牛犁 , 这就为“重男轻女”思想的存在保持了残余的物质基础;
二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比 , 具有相对的一定的独立性 , 在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消失之后 , 由于种种原因有可能再“活”一定时期 , “重男轻女”这种流传了几千年并被系统化、习俗化了的社会心理就更不会轻易从人们的思想中主动“撤退”了 。

但是 , 时代的进步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 , 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 “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必将在不远的将来 , 彻底地埋葬 。 我们每个家长 , 何不顺应历史潮流 , 及早地清除自己头脑中的精神垃圾 , 给女孩子的教育予以应有的重视呢?
【为生儿男子逼妻“献身”,岂料赔了夫人又送命!1992年江苏杀夫案】(因可理解原因 ,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