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天宫” , 早有准备
早在设计建立这个根据地的时候 , 设计师就已经考虑到了空间站的安全问题 。 咱们在上文中说了 , 想直接把空间站偷走是不太可能的 , 所以防护工作主要是为了避免“人为意外” , 比如钻孔、攻击之类的 。 为了尽力守卫天宫 , 设计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考虑 。
第一方面是从预警监测方面入手 , 着重于第一时间发现危险 。
就算咱们的空间站处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中 , 摄像头也不会闲着的 , 在地面的人员会通过它们对空间站进行实时的检测 , 关注空间站附近的动向 。
其实这类装置在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上就早有出现 , 并且它们不仅有预警监测 , 还会对“来犯”物体发出攻击警告 。
根据资料来看 , 在这一空间站当中有着瞄准系统 , 它的里拉光学传感器可以识别导弹的单头和卫星 , 然后人们可以跟踪数据让拦截火箭摧毁目标 。 不难看出 , 这个防范还是相当霸道的 。
第二方面就是熟练“身法技能” , 及时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 , 以此实现规避 。 简单来说 , 就是利用轨道高速机动 , 进行移动和闪躲 。 大家都知道“天下武功 , 唯快不破” , 这里说的除了攻击快以外 , 闪躲得快也算是能力 。
当通过预警监测发现危险靠近后 , 及时调整姿态进行闪躲 , 也算是做到了自卫 。 要知道 , 如今近地轨道的卫星实在是太多了 , 偶尔总有那么几个失控的卫星 , 可能突然会靠近天宫空间站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利用自身强大的闪躲能力 , 就能够有效地化解危机 。
最后就是从“物理层面”对自身进行强化 , 这个物理层面其实就是进行加固 。 不论是空间站的外部还是相关结构 , 进行加固之后都可以有效避免被恶意钻孔 。 要知道 , 如果空间站本身足够“强硬” , 那么即使有人想来偷偷钻孔 , 也要费不少功夫 。
更不用说咱们的天宫空间站自带“防护板” , 还有着超厚的金属“外衣”包裹 。 在这种情况下 , 想对它下手还是比较难的 。
此外 , 空间站上的各种仪器也不是吃干饭的 , 若是被钻孔引起了一些部位出现异常 , 那么这类仪器很快就会发现 。 到时候 , 咱们也可以及时去把洞补上 , 然后再“秋后算账” 。
值得一提的是 , 天宫空间站上的一些防护措施 , 除了为应对“人为意外”以外 , 还能应对太空中的自然意外 。
不止有人为意外威胁 , 还有自然意外威胁
由于太空中的环境比较复杂 , 空间站往往还面临着太空垃圾、太阳辐射之类因素的影响 。
以太阳辐射为例 , 太阳紫外光在离解低地球轨道中的氧分子时 , 就会形成一种名为“原子氧”的物质 , 它本身是一种超强的氧化剂 , 会对空间站外壁的部分金属材料产生氧化剥蚀的作用 , 久而久之就会降低材料厚度 , 甚至使其完全失效 。
资料显示 , 厚度为25微米的聚酰亚胺材料 , 暴露在400公里轨道10个月左右时 , 就会被那里的原子氧完全剥蚀 。
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 我国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专门研制了一种硅氧烷防护涂层 , 将它应用在天宫空间站太阳翼板间的电缆上 , 为天宫空间站又穿了一层铠甲 。
推荐阅读
- 昆明|古城薄雾笼罩 景致如画
- 大自然的报复?青藏高原中发现的28种新病毒,到底意味着什么?
- 我国有一座“尼姑岛”:岛上住着2万名修行女,天黑不允许出门
- 西藏|中国被忽略的大城市,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 高原|山西沁水:迷雾仙踪~云台山
- 四川小金县海拔4600米处,发现极危植物玉龙蕨,网友:山上经常见
- 高原|神秘的青藏高原下,埋藏了数不胜数的珍稀矿藏,令世界瞩目
- 地球上第一个人是怎么出现的?或许宇宙万物都能告诉你答案
- 学点人人能懂得物理学相对论:从此物理不再是老大难反而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