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在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时候会有一项血常规 , 血常规的数据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身体血液是否有问题 。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是一项重要的标示 , 如果中性粒细胞偏低 , 就可能是出现了病毒性感冒的症状 。那么 ,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如何辨别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是否偏低?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 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 , 进入血液或组织 。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 , 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 。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 , 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 , 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 。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 , 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 。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 , 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 。在细胞化学上 , 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 。所谓趋化作用 , 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 。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 , 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 , 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 , 激活胞膜上的钙泵 , 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 , 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
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 , 接触处周围的胞质形成隆起即伪足 , 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 , 将异物包围 , 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吞噬泡 。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 , 可加速吞噬作用 。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 , 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 , 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 , 称为调理作用 。
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 , 导致细胞膜紊乱而引起呼吸爆发 , 细胞耗氧量增加 , 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 , 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 。在IFN-γ和TNF刺激下 , 则可产生更多的过氧代谢阴离子 , 杀死胞外寄生虫 。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 , 本身也死亡 , 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
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时 , 细胞的颗粒内容物向细胞外释放 。释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 , 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肾小球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以及血浆中的补体C5、C15和激肽原等 。其分解产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 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 , 还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 。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 , 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 , 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 。抗体直接作用于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 , 中性粒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Fc段结合 , 发挥ADCC作用 , 从而导致细胞毒型变态反应损害;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复合物 , 不易被吞噬 , 沉积于毛细血管壁 , 激活补体 , 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局部 。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和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并吞噬之 。吞噬过程中脱颗粒 , 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 , 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 , 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 , 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以上就是有关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低的介绍 , 可见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是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 , 我们一定要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 , 尽量不受病毒的感染 , 减少疾病的产生 。可以通过锻炼身体 , 来增强自身体质 , 避免病毒的感染 。
推荐阅读
- 梦见来月经还看见血了是什么意思
- 30多岁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 胆固醇血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 胆血管扩张的原因是什么
- 暗红色便血的发病原因
- 便秘便血应该怎样治疗
- 女人贫血变成“黄脸婆”
- 贫血就是身体里的血液量少了吗 贫血是不是身体里的血液量少了
- 醋泡什么降血糖 这6样食物推荐
- 医生给病人连续三天输血意味什么 连续输血代表病情很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