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 , 药品、抗原试剂等物资短期内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 , 部分商家借机利用人们的急切心理 , 采取哄抬物价、强制搭售等不诚信经营手段牟取暴利 , 扰乱市场秩序 , 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
当前 ,
不良商家都使出了哪些“花招”?
法律又该如何惩办?
看法官为你逐一解读 。
一、 囤货居奇 , 哄抬物价
查处哄抬抗原试剂盒价格案
12月7日 ,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 , 对北京康复之家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朝阳第一分店高价销售抗原试剂盒立案调查 。 经查 , 12月1日至7日期间 , 当事人在美团平台销售复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规格为25人份/盒) , 标价229元/盒 , 进货单价分别为61.25元/盒、67.5元/盒、75元/盒 , 由于不同时期美团平台销售优惠不一 , 实际销售单价分别为179元/盒、216.5元/盒、229元/盒 , 进销差价率最高达273.9% , 远高于同时期周边市场同类商品 , 其行为构成违法哄抬价格 。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 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告知书》 , 拟给予其警告和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
法官说法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 ,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 , 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 , 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
我国价格法第14条规定 , 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 哄抬价格 , 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 经营者存在以上哄抬物价违法行为的 ,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 市场监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 , 没收违法所得 , 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 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 责令停业整顿 , 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
此外 ,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 , 哄抬物价、牟取暴利 ,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依照刑法第225条第(四)项的规定 , 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 依法从重处罚 。
法官表示 , 消费者遭遇此类侵权时 , 可依据价格法第41条要求经营者退还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消费者多付部分的价款;造成损害的 , 可以依法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
二、强制搭售 , 变相抬价
查处药品强制搭售案
某医药有限公司在销售连花清瘟胶囊时 , 强制搭售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 , 变相大幅提高连花清瘟胶囊价格 。 市场监管部门认定其行为涉嫌违反价格法、《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政策规定 , 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
法官说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条规定 ,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 , 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 该法第9条规定 ,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 , 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 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 此外 , 该法第16条第3款规定 ,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 应当恪守社会公德 , 诚信经营 , 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 不得强制交易 。
法官表示 , 强制搭售违背了交易自愿原则 , 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 也涉及价格违法 , 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 , 经营者“在销售商品过程中 , 强制搭售商品 , 变相大幅度提高商品价格的” ,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认定构成《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6条第3项规定的“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 , 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 根据违法程度等因素 , 经营者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
推荐阅读
- 申京换鲍尔!火箭、黄蜂酝酿8换1交易,三球、杰伦格林搭档后场?
- 国服游戏那么多,哪些是可以从游戏币,直接换成钱的?
- 骗过北京交警没骗过保险理赔员!男子醉驾撞车找人顶包,获刑一年
- 乔装打扮疯狂作案,广州南沙警方抓获一偷狗贼
- 比尔运气太好,奇才准备顶薪续约,小球市的悲哀就是引进不了巨星
- 医院是最分“三六九等”的地方—上海新华医院受害者讲述
- 农村俗语“三块石头门前放,吃喝不愁家道旺”3块石头有何深意?
- 广东深圳:男童因“网红实验”严重烧伤!法院判了
- 海豹直播NBA:NBA高管! 浓眉伤停让湖人在交易谈判中更有利